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基层医院门急诊增长近三成

安徽商报 2016-08-15 00:00 大字

日前,“安徽综合医改试点工作进展”专题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作为综合医改试点省,安徽推进医保、医药、医疗联动改革,“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阜南县人民医院乡镇分院门诊人次19851人,较同期增长28.44%”。记者从安徽省卫生计生委获悉,作为缓解“看病难”的出口,安徽省分级诊疗新秩序逐步构建,17家省属医院牵头与101家县级医院、1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立协作关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门急诊增长已达27%,逐步实现居民生病后在家门口就可得到合理有效治疗。

农民看病负担减轻2.36亿

安徽省建立县域医共体,让农民在门口就能享受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阜南县人民医院乡镇分院门诊人次19851人,较同期增长28.44%。”阜阳市阜南县医院院长陈雷介绍,医共体的建立,病人得到了实惠,医生的技术以及收入都得到了提高。

据介绍,2015年以来,安徽共有两批40个县开展县域医共体试点,覆盖人口2891.5万,占新农合覆盖人数的56.3%。今年上半年,试点县住院次均住院费用减少221元,农民个人负担减轻2.36亿元。首批15个试点县、第二批25个试点县县内住院病人同比提高了11.05%、12.13%;乡镇卫生院住院人次同比增长了12.08%、4.83%。

前7月门诊输液明显下降

为了让居民不再“小病也跑大医院”,17家省属医院牵头与101家县级医院、1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建立医联体,大医院限时限号,优质资源下沉,引导患者分流,改革以来,城市公立医院门急诊、出院服务量在全省比例持续下降,基层门急诊、住院服务量在全省比例稳步增长,已达27%、41%。同时,城市公立医院小手术、常规手术比例减少,疑难手术、大手术比例增加。

2014年安徽省在全国率先提出53种疾病不输液“负面清单”,开展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点评制度。目前,省、市、县三级医院门诊急诊输液率明显下降,全省基层、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普通大输液金额占比持续下降,今年1~7月已经分别降为6.9%、1.6%。

将进一步压缩药价水分

为了最大限度地释放医改红利,安徽省以省级药品集中招标中标为安徽市场准入,省级招标中标价作为药品医保支付参考价;以药品带量采购为机构准入,努力降低采购成本。

根据统计,今年1~7月,全省医疗机构通过省药品采购平台采购药品总金额124.1亿元,药品中标采购价与国家药品零售指导价相比,节约费用46.3亿元。带量采购之后,再降15%左右,节约费用约18.6亿元。

与此同时,安徽省推进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采购和大型医疗设备集中采购。今年1~7月,全省医疗机构通过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采购高值医用耗材总金额15.4亿元,节约费用约2.9亿元。截至今年5月份,集中采购了15批次乙类大型设备,降低采购成本30%以上。

据介绍,目前安徽省正在准备调整药品医保支付参考价,进一步压缩药价虚高水分。

陈旭汪漪/文欧恺/图

新闻推荐

淮河琴书喜获群星奖

在刚刚揭晓的文化部第十七届政府群星奖上,由安徽省文化厅选送、文化馆主抓,阜阳市文化馆、阜南县文化馆演出的淮河琴书《轧狗风波》以优异成绩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个获奖作品。群星奖是国家文化艺术...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