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皖北地区不断加大投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改善民生顺民意 桩桩件件暖人心
■ 本报记者 安耀武 何雪峰
武长鹏 郑 莉
这个中秋节,刚搬进亳州市经开区十字金街还原小区的居民特别开心,原来的破旧村庄换成了崭新小区。经过安置过渡期的三年分别后,在村庄里一起生活多年的老邻居们又能在一起过节了。
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今年以来,皖北地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不懈努力和付出,让老百姓的幸福感更加浓厚,让发展的图景更加温暖。
自2008年将保障性住房建设纳入民生工程以来,阜阳市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扩大保障范围,严格工程质量、设施配套、公平分配等环节。目前已构建起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四房一补贴”的保障性住房体系,更多的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正实现安居梦想。
民生保障无小事。皖北各市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随着医疗、养老、就业失业、住房保障、工伤生育和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先后建立,一张巨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在皖北地区正全面铺开。
今年以来,亳州市31项民生工程中已有14项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在宿州市,道东棚户区改造6号地、滨河花园、一中安置区、拂晓一号安置区、胜利路安置区等在建保障房和安置房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
农村清洁工程、农饮工程、乡镇敬老院建设、“村村通”、危桥加固改造……皖北各地的工程类民生项目不断向基层倾斜,提升基层基础设施水平,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现在水泥路通了,再不会受天气和道路影响,随时都可以把农产品运出去。 ”阜南县会龙镇何寨村丁庄村民组蔬菜种植大户丁永春站在新修的“村村通”水泥路上兴奋地说。该村地处偏僻,交通闭塞,严重阻碍村里经济发展。此次竣工的“村村通”公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菜农采摘的蔬菜不到2个小时就可以销往周边中小城镇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城镇化是皖北发展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对皖北而言,要把人的城镇化摆在核心位置,实现产业和人口同步扩张,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当前皖北六市城镇常住人口1043.2万人,城镇化率由 2011年的 39.2%提高到40.8%,提高1.6个百分点,城乡一体化新格局逐步形成。
民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2012年皖北六市人均生产总值达19142元,比上年增加2153元,突破3000美元大关。今年上半年,皖北六市完成GDP2424.6亿元,增长10.2%。随着经济实力增强,政策取向愈加“以人为本”,财政投入民生的力度与日俱增。从2007年至2012年6年间,亳州市共实施民生工程41项,累计投入达170.4亿元,惠及近600万城乡居民,人均受益近3000元。截至今年9月底,亳州市已落实民生工程资金73.7亿元,占计划筹集资金的95.2%。
新闻推荐
去年6月中旬,阜南县几位读者给本报来信,反映该县会龙镇何寨村丁庄村民组地处偏僻,交通闭塞,村里以种植蔬菜瓜果和食用菌为主要经济来源。多年来,一条窄小的土路是村民出行的唯一通道,每当雨雪天,道路不...
阜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