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上思活跃着3000多“农忙互助组”

广西日报 2010-04-14 22:53 大字

本报上思讯 (记者/韦继川 通讯员/梁富盈)在农村,农忙时节最让农民着急的就是劳力、资金和技术短缺等问题。而眼下正值春耕大忙时节,记者在上思县欣喜地看到,那里涌现出一大批邻里互助型、亲戚互助型、富户带动型、技术指导型等形式的互助组织,它们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难题。据统计,目前全县共结成各类互助组3000多个,参与农户达3万多户,今年节余的劳务费逾亿元。

日前,该县平福乡那明村党支部书记黄政通对记者说:“以前年轻人出去打工后,还要寄钱回家请工人帮忙,有了互助组不仅省心、省力、省时、省钱,增进邻里关系,外出打工、经商再也不用担心家里的农活,越发安心务工挣钱了。”

上思是甘蔗种植大县,今年春季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60万亩,原料蔗产量预计超过350万吨。2009/2010年榨季,每天有2.5万吨左右的原料蔗进厂,按每人砍蔗1吨来算,每天需要2.5万名劳动力。往年,涌进该县砍蔗种蔗的外地民工多达8000人,今年比往年少了2000人。同时,随着外出打工的农村青年逐年增加,劳力短缺也就成了困扰农业生产的一大难题。劳力不足,甘蔗不能及时砍运,糖分就会下降,势必给农户及糖厂带来经济损失。为了抢农时、保收成,近几年来上思县委、县政府以村为单位,由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出面,组织在家的劳动力采取“户帮户、邻帮邻”的方式,组成农忙互助组,每组一般8-10人,在砍蔗、种蔗、插秧、种树等农忙时节互帮互助,帮工时不要报酬。这个办法不仅解决了劳力问题,还提高了农活效率,减少了劳务支出。同时,该县还在每个村落实若干名会技术、信息灵、热心肠的村民,作为农技推广员,及时推广新品种、传授新技术、发布新信息、宣传新政策,为邻里乡亲服务。眼下,面对繁重的抗旱、种蔗、植树和春播任务,该县组织上千名干部下乡进村,与农忙互助组一道,抽水抗旱,服务春耕,忙得很热乎。 

农忙互助组有效缓解了农村劳力和技术短缺问题,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该县糖业局领导算了一笔账:生产350万吨原料蔗,若全部雇请工人,按照每吨甘蔗要付酬70元计,需支出劳务费约2.45亿元,这对农民来说可是天文数字了。同时,开春种蔗、种树也要请工人。而这3000多个互助组则解决了2/3的劳动量,每年至少能节余1亿多元的劳务费用。同时,广泛的生产互助还促进了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合理配置,推动了农村致富信息技术共享,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短 评

UANPING

用“互助”解决难题

农民互助,是近年来在各地农村悄然兴起的一种劳动协作方式。上思县“农忙互助组”规模之大、效益之显著、覆盖面之广,令人振奋。有活大家干,有难大伙帮,把众人力量拧成一股绳,以“军团作战”代替“散兵游勇”,不少难题就能迎刃而解。上思“农忙互助组”的成功,一是在于农民群众确有此迫切需求,也实实在在得到了好处,大家都乐于接受,开展起来一呼百应、事半功倍;二是在于当地党委政府组织引导得力,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形式多样,易于操作,不搞一刀切,不搞花架子,把好事办实了,把实事办好了。我们衷心希望农村涌现更多这样的互助,并且由生产领域向生活等各方面不断延伸,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添砖加瓦。

新闻推荐

防城港经济成绩单不简单

本报记者黄兴忠本报通讯员黄伟勋春节前夕,防城港市五届人大会议上,一组组沉甸甸的经济数据让港城人欣喜。2014年全市人均GDP、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3项指标总量或增速居全区前列,6项经济综合...

上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上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