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诗文书古韵 春来草自青——— 东营市青年书法篆刻家宋春青访谈录

黄河口晚刊 2010-04-07 00:25 大字
记者:听说您被圈里的朋友戏称为“国展专业户”,这个称谓是怎么得来的?

宋春青:承蒙老师和朋友的抬爱。因为我的书法、篆刻作品在近几年频频入选各种国家级书法展,特别是2007年至2009年,连续参加了全国首届书法册页展、千人千作展、六届篆刻展等十几项“国展”。其实取得的这些小小的成绩里,浸透着老师和朋友的指导和关爱。

记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迷恋书法和篆刻的?

宋春青:对书法的痴迷由来已久,要从小时候说起了。涉猎篆刻艺术就稍晚一些,1986年我从师范毕业以后,开始接触篆刻,后来拜毕顺先先生为师。

记者:您的老师、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许好成先生评价您的章草“重拙贵朴,行笔疾徐有度,巧用飞白,燥润相生,线条扎实遒劲,一波三折,颇有内涵,结体端庄,盼顾生姿;墨象情景交融,高古充盈”,并由衷地称赞您是一位“传统的忠实守护者”。

宋春青:我国的文学艺术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底蕴,书法爱好者不真正临摹、不用心临摹便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内涵,而且,在临摹中也能丰富笔法,进而激发创作灵感。对古帖的临摹,这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事情,决定着书艺水平高低的其实是文化修为的高下。

记者:是啊,现在有些书法家因为本身缺失文化底蕴和自作诗文的能力,沦落到了只会抄古人诗句的“抄文公”、“写经手”的地步。

宋春青:今天的书法家与前辈书法家相比,知识结构已发生变化,有些书法家虽自称能诗善文,但其诗文创作实在是难以望前贤之项背。我觉得抛开历史的原因,导致书法文本集体失语的根本原因便是文化的空壳化和角色的纯度化。

“文化的空壳化”即指书法创作衍变成一门专业技能时,与书法艺术息息相关的国学知识,与传统文人思考现实的文化本能遭到舍弃,所谓的“文化修养”仅仅幻化成“书法家挥毫必备”的书写秘籍,由此致使书法家的文思滞留于冰山底角。其次,当代书法家一味醉心书法的书写技术,玩弄笔墨,坚信书法的最高实现是时间的叠加与技术的量化。殊不知长此以往,书法将沦落到纯技术层面时,就不能面对“文化核心之核心”的定位了。

“角色的纯度化”即指作为书法本应是案头品读的雅事,曾经是文人生活中性情的自由挥洒,现在成了专业创作;本是专注品位提升和心灵寄托的诗意境界,转变为感官的刺激与宣泄。正如沈鹏先生所指出的“‘专业化\’淡化了书法文化,书法从广阔的文化领域退到书法‘自身\’,追求外在形式感与点画的视觉刺激,减弱了耐看性与文化底蕴。原有的词翰之美消减了,文人气息弱化了,书写‘刻意\’、‘蓄意\’多于‘无意\’、‘随意\’。若干优秀之作,可以称机智与灵巧,却达不到古人那样的智慧与风范”。所以,我要求自己不但临帖,而且学着自作诗文。

记者:这就是您称作的“诗文书法的二维创作”?

宋春青:是的。我觉得创作一件书法作品应是表现形式与自作诗文相契合的完美统一体,不单是字形秀美,清丽雄劲,怡人眼目,更重要的是蕴含书家情怀志趣的诗文,鼓荡着与生俱来的审美意识,笔下的文字自然而然的有了鲜活的生命,线条更和谐流畅,更变化多姿。

翻开中国书法史,古代王羲之、孙过庭、颜真卿、张旭、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董其昌……个个都是文学大家;近有鲁迅、茅盾、郭沫若、于右仁、沙孟海……人人兼具学者风范和文人气度;伟人毛泽东的诗境书境出神入化浑然相融,尺幅间诗书合璧,豪迈激越;每当我们膜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时,那种悠然自适的心境,那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时宜,那种“茂林修竹,崇山峻岭”的佳境,那种“俯察品类”的感慨,文心如习习春风,荡漾着观者的心灵;《书谱》这座书学理论的高峰,二王一脉的笔韵承载着清雅而智慧的锦绣文章……这些后人称颂不绝的经典之作无一不是抒情写意书文俱佳的典范。

记者:能不能挑选几首您的自作诗文让我拜读?

宋春青:这些年来,我始终坚持诗文与书法的二维创作,虽然难度很大,但是长远看却是事半功倍的捷径。当下还没有多少成绩,我还是坚信并努力实践者。比如,2007年11月,我到广西柳州,阴雨连绵的傍晚,去柳侯祠垂吊被贬蛮荒之地客死他乡的柳宗元,感慨良多,遂作七古一首:“细雨蒙蒙访柳祠,俯首黯黯吊金身。蕉叶滴滴垂清泪,修竹潇潇传古音。衣冠青冢为谁绿,罗池夜月待何人。残碑遗墨今犹在,石潭流水洗客心”。诗境沉郁悲凉,在这种情绪的感染下,以章草为体,参平复笔意,创作一尺牍,简远朴茂,苍苍凉凉,一股人世沧桑之感充盈其中。

再如,春五月,暖风徐徐,槐花如玉,清香浓郁,槐林深处,黄花匝地,书友雅集,品茗赏曲,饮酒作书,情致与兰亭何异!书就:“林荫淡淡花气浓,蜂蝶翩翩鸟语轻。丝管悠悠闲弄墨,点染柔柔拂面风”。信笔而书,点画间闲雅如神仙中人,真是人生一大享受。

记者:俗话说“画如其人”,其实书法也是体现人的情趣和志向的好方式。而且,您是东营市为数不多的书法篆刻兼修的艺术家,二者作为艺术门类中两种不同的形式,在行笔或运刀的时候,区别是不是很大?

宋春青:其实从起源的时间来说,篆刻是先于书法的,因为最初甲骨文、金文等都是以契刻的形式存在,以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虽然二者是不同的形式,但也是相辅相成、非常密切的,“印从书出,书从印出”也是书印亲密关系的形象写照。

记者:书法给人的感觉是洋洋洒洒、挥洒自如的,而篆刻因为所附着的载体不同,给人的感觉是有金石的质感和遒劲的力量。

宋春青:对。书法和篆刻虽然是两种不同的书法艺术形式,但二者的互补性很强。书法中虽然有飘洒恣意的意境,但篆刻毕竟是从远古走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并不是简单地契刻,而是借助书法的书写感,在方寸之地表现书家的情怀和情趣,更显得高贵一些。

记者:说到书家情怀,我还听说了一件很令人感动的事,就是您在毕顺先先生病故之前,为他出版了两本作品集的事。

宋春青:因为之前我们几位朋友曾一起出过一本书画集,其中也选录了毕顺先老师的四幅作品,后来老师在病重时偶然提及,表示自己的作品能够收录到集子里很欣慰。我便萌生了专门为老师的作品结集出书的想法,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将这一计划付诸实施。老师在病床上看到了即将付梓印刷的书稿小样,第二天便去世了。

记者:毕先生一定是带着欣慰与满足离开人世的,有您这样的学生,他定会感到幸福。

宋春青:作为学生,帮老师完成他不能完成的心愿,是我的本分。

记者:人们常说“书品即人品”,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品是大过书品的。

宋春青:刘熙载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一个书家书法一旦冲破技术的藩篱,进入“道”的境界,人的品格就决定着书格的高低。

当今社会,书家也非圣贤,但只要做到静心修为,于书法学习中,常怀敬畏心、平常心,锲而不舍,潜心诗书,相信破茧的书法终有一天会幻化成有着鲜活生命的彩蝶。

记者:那就祝愿您怀着一颗对书法篆刻艺术的平常心和敬畏心,再加上一颗锲而不舍的进取心,迎接您艺术生命里翩翩飞来的彩蝶。

(记者 李静)艺术简历:

宋春青,男,1966年生。中国书协会员、山东印社社员、东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东营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东营市第三届文联委员、河口区第七届政协委员。

2007年获山东省最高文艺奖——— 首届泰山文艺奖,曾获山东省五一文化奖书法一等奖。书法篆刻作品入展全国名家精品工程———五百人书法精品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千人千作展、第五、第六届全国篆刻展、全国首届册页展、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华情全国书画巡展、西泠印社第六届篆刻艺术评展、诗书画印大展(书法篆刻)、建党八十五周年全国书法展、首届普洱茶全国书法展等。

 

新闻推荐

女骗子组团“忽悠”女工被骗七万七

本报讯仨女骗子以合伙销售从厂里偷出来的毛衣为诱饵布下陷阱,胜利油田某单位女工方星掉入陷阱一次被骗77000元。4月4日下午,方星到滨海公安局滨东分局报了案。4月4日上午8点半左右,方星出门走到...

东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