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青岛银行杯”东营市第二届中学生网上即时作文大赛决赛名单揭晓1 1 0 名决赛选手现场 P K

东营日报 2016-12-20 00:00 大字

月日9:—:,由东营日报社与青岛银行东营分行联合举办的“青岛银行杯”东营市第二届中学生网上即时作文大赛初赛顺利开赛,与首届相比,本届大赛社会知名度、参与度均大大提高,初赛依旧沿用在线作文的形式,当日9:,初赛命题“请以‘×× ×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在《东营网》大赛活动专区准时公布,共有余名学生在线展开了激烈PK,这一数字远超首届时余人的参赛人次,在大赛规定的2个小时内,大家精巧构思、认真创作,大赛专区内很快便诞生了一篇篇美文。

初赛结束后,大赛组委会立即组织成立专业的评委会,对初赛中收到的每一篇参赛作品进行认真评选,最终,共有名参赛选手喜获决赛“晋级卡”,这名选手将在月日(本周六)下午在东营日报社(东楼)三楼会议室参加现场决赛。

评委会:参赛选手都很有想法,不少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为了使每篇参赛作品得到客观、公正的评判,又能准时对外公布晋级决赛人员名单,紧锣密鼓的评审工作开始后,大赛评委会的各位评委加班加点地开展了评审工作。

评审工作中,大赛评委会首先对所有初赛作品进行了一轮初评,首先淘汰掉那些涉及抄袭、套作以及在字数要求等方面明显不符合命题要求的参赛作品。接下来又对剩下的余篇作品进行了复评,主要从思想立意、文字驾驭能力以及情感表达等几个方面综合考量,最终确定出余篇参赛作品进入最后的终评环节。

由于进入终评环节的这余篇参赛作品整体水平比较高,因此,面对竞争更加激烈的终评环节,评委们更加认真慎重,不时有评委感慨这部分作品整体水平较高,每淘汰掉一篇都是“忍痛割爱”。“无论遣词造句还是文章立意,这些孩子们的表现都大大超出预期。我们这次的初赛依旧是半命题作文形式,这样比较考察孩子们的功力,能明显拉开差距,可以看出不少孩子平时阅读量比较大,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不被命题‘牵着鼻子走\’,能写出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终评工作结束后,有评委这样分享参与本次评审工作的感想。

拿到决赛名单后,记者在名单上发现了几位参加过首届网上即时作文大赛的“老面孔”,比如曾在首届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来自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的冯曌凝同学,本届比赛中凭借作品《追逐梦想,真好》再次晋级决赛。此外,本届决赛名单中的东营区第一中学的曹俊宇、东营市胜利第六中学的赵嘉欣等几位同学也都曾是首届作文大赛的决赛选手。

参赛作品:数量、质量远超首届,有情、有景亦有对生命的理性思考

我们常说,写作一定程度上是大家表达自我情感的自觉行为,这次的参赛作品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在参赛作品中,不少同学都选择去表达生命中那些美好的情感,有人感念亲情、友情给予的庇护与温暖,有人写人生路上那些偶然相逢的人给过的美好瞬间,有人写成长路上宠物的陪伴……这些作品绝大多数的切入点都非常小,以细腻动人的笔触勾画出生命中十分美妙却又极易被忽视的隐秘情感,读来或让人忍俊不禁,或让人眼泪潸然。

“我们生长在黄河边上,我们是黄河的儿女。小时候,我常常去黄河边玩。黄河是粗糙的也是细腻的。我踏着乱石,手攀着上面的石头,才慢慢下到河边。河边的泥土是湿润的,由于黄河的冲刷,它们都具有了水一般的纹理,细腻而柔滑。我曾经将手深深地插到河边的泥土里,感受河水的一起一伏,那是黄河的心跳。”这是来自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范得之同学的参赛作品《黄河之流,真好》中的一段话,与众多着重写亲情、友情等个人情感的作品不同,范得之同学另辟蹊径,将目光聚焦在黄河身上,借物感怀,写出了每一个黄河儿女心中深埋的对于黄河这条母亲河的热爱与敬意,读来让人印象深刻。

记者了解到,在本届众多参赛作品中,像范得之同学的《黄河之流,真好》这样的佳作还有很多,总体来看,本届参赛作品从数量和质量来看,都远超首届。

现场决赛: 名决赛选手 月 日将迎来现场PK

今日,大赛晋级决赛名单已经正式揭晓(详细决赛名单见 B版),除《黄河口晚刊》外,决赛名单还将通过《东营网》、东营日报社手机客户端《东营通》以及《东营网》微信公众号正式向社会公布。接下来,大赛组委会将陆续致电各位晋级决赛的学生家长,确保将决赛注意事项认真通知到位。

决赛将于月日(本周六):—:在东营日报社(东楼)三楼会议室举行,决赛形式为现场纸上作文,现场公布作文命题。本报在此温馨提醒各位晋级决赛的选手,为保证顺利参赛,请提前规划出行线路,带好黑色中性笔等必要文具以及能证明自己身份的有效证件,确保至少提前半小时签到进场。

决赛完成后,最终获奖名单将于年1月初向社会公布,届时大赛组委会将邀请获奖选手参加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地点将另行通知。 (记者 陈莎莎)

 

新闻推荐

特色产业促增收

?日前,利津县明集乡北张村贫困户辛兰(右)正在村里为其建设的大棚内管理蔬菜。该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把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以特色产业激活贫困户的“造血”功能。记者于中平报道...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