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化阳光暖民心——东营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综述(下)

东营日报 2016-09-19 00:00 大字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髓和灵魂;公共文化服务,更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伴随着全国文明城市的成功创建,市委、市政府更加积极地承担起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百姓的精神需求得以充分满足,而这些,正是得益于东营市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中的种种创新举措。

根植于这一方文化沃土,近年来,东营市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举措日新月异:

2014年,东营市率先在全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东营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调研报告”被评为“全省文化系统2015年度优秀调研报告”;

2015年,东营市文化行政部门把加强优秀传统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内容,努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16年,东营市首次将乡镇广场群众文化活动纳入全市广场群众文化活动范围,统一部署组织,通过市、县、乡三级联动演出的方式,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迎来了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

联动中扩围

文化活动遍城乡

九月的东营秋高气爽。“没想到东营这个年轻的城市文化活动如此丰富多彩,今天真是大开眼界了!”一位刚来东营不到一年的王先生每晚都会带着全家来广场看演出,在乘凉散步的同时,也在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中找到不可多得的享受。在东营,已经连续19年组织开展的广场群众文化活动早已发展成为东营市的文化品牌项目。

“通过逐步扩大‘黄河口\’广场群众文化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形成‘全民共欢乐、全市同放歌\’的浓厚氛围,对于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建设美丽幸福新东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有深远意义。”谈及广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作用,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贾振华信心满怀。

记者了解到,自2011年以来,东营市已经连续6年举办了“黄河口之春”系列文化活动,连续19年举办广场文化活动;连续举办了3届全市“舞动黄河口”广场舞大赛,广场舞得到迅速普及推广;连续3年举办中心城区“社区文化艺术节”,丰富城区居民新春文化生活。自2013年以来,组织开展“进千村乐万家”文化惠民巡演活动,每年开展进社区下乡演出10000场次,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一村(社区)一年5场戏”的公益目标;实施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现了“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目标。为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深入开展,2016年,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印发《东营市2016年“欢乐黄河口 美丽中国梦”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实施方案》,决定在全市市、县、乡三级同时组织开展广场群众文化活动,通过在市、县、乡中心广场分级承办、联动演出的方式,全年共安排50个中心广场于2016年5月初至10月底每周五晚上同时开展文艺演出活动,其中每个广场安排24场次演出,全年共安排1200场次文艺演出任务,文化活动遍及城乡各地。“这是东营市首次将乡镇广场群众文化活动纳入全市广场群众文化活动范围,使城乡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杨玉华介绍说。

传承中创新

历史文化永流传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洪亮的声音透着坚毅和忠诚。前段时间,广饶县消防大队部分同志来到大王镇《共产党宣言》纪念馆参观,面对党旗和革命英烈雕像庄严宣誓。大王镇《共产党宣言》纪念馆于2012年1月份建成运行以来,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宣言革命精神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像这样的纪念馆正是东营市实施的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的一部分,也是东营市创新传承方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亮点举措。

传承是传统文化得以保留和弘扬的关键。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2015年东营市实施了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通过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独特价值,打造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利津县陈庄镇堐西村突出历史变迁和村名变更等传统文化,建设了特色展馆;东营区史口镇安子张村和广饶县乐安街道石村历史文化展馆(室)重点展出了改革开放前群众使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实物、图片;牛庄镇和大杜村在建设历史文化展馆(室)时突出了吕剧文化起源与发展主题……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建成4处县级、21处乡镇(街道)、47个村(社区)历史文化展示馆(室),为传承历史文化打造了良好的平台。

与此同时,为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2015年,东营市文化行政部门把加强优秀传统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内容,积极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全市6家公共图书馆全部建成了高标准“尼山书院”,同时拓宽建设领域,在东营职业学院、东营区第一中学和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建设了学校“尼山书院”,广泛开展以经典诵读、礼乐教化等内容的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各级尼山书院共开展国学讲堂110多次,受益群众达1.5万多人。东营区一中尼山书院和广饶县大王镇新农校儒学讲堂分别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全省“尼山书院建设示范单位”和全省“乡村(社区)儒学示范点”。

推行中规范

率先试点高标准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是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主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标准化则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2014年8月,东营市率先在全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制定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乡村剧场、群众文化广场建设标准,对公共文化机构和场所的建设、管理、服务、监督评价等标准做出量化规定,初步建立起科学、规范、适用、易行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

2015年12月,市委办、市府办在印发《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时,同时向社会公布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根据东营市发展实际,结合创建国家示范区的需要,东营市制定的某些具体实施标准要比省里标准略高。“东营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调研报告”则被评为“全省文化系统2015年度优秀调研报告”。

东营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强有力的督查考核措施。2015年8月,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东营市创建国家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制定印发《东营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对创建国家示范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市委、市政府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市政府将创建国家示范区工作纳入政务督查范围,每季度通报一次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并建立了群众评价机制,依托第三方组织开展了2015年度县区综合考核群众满意度调查,各县区“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都较高。

(记者 赵金子)

 

新闻推荐

利津供电连续15年获行风评议第一名

1月9日,山东省利津县政府纠风办下发正式通知,国网利津县供电公司被确定为2014年度政风行风评议公共服务类唯一免评单位。至此,利津公司已连续15年获得当地行风评议第一名或免评。今年以来,该...

利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