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近2000家合作社带农户抱团闯市场

大众日报 2015-07-30 23:28 大字
□记者扈永顺

通讯员王峰冯勇报道

本报东营讯7月22日,东营迎来一场暴雨,正在市里参加新型农民培训的王海涛已经通知了家人,视降雨量给白蜡、国槐施肥。

王海涛是河口区华鑫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2012年与4位村民发起成立合作社,现在已有47户村民入股,苗木基地发展到2780余亩。王海涛也逐渐对合作社这一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2012年成立合作社时,就想着是抱团干事抵抗风险,现在通过学习知道了合作社是服务型组织,通过规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王海涛介绍,随着近几年苗木市场行情见好,苗农在抓紧销售苗木的同时,也依托合作社,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发展苗木基地。合作社销路也在逐渐扩大,今年3月份到5月份共卖出树苗20多万株,平均每户村民收入一万元。

农民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联合闯市场,集体创效益,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规模化生产,逐步成为了“上联大市场、下联基地和农户”的桥梁和纽带。

利津县盐窝镇映日荷莲藕合作社理事长张祥君介绍,过去莲藕基地规模小,技术不成熟、产量上不去、投资大、成本高、外地客户引不来。现在通过联合,对基地进行了统一规划,疏通了道路,基地由零星分散发展到成方连片,方便统一管理,节约了成本,吸引了更多社员加入进来。合作社已由原先社员5人发展到现在的102人,注册资金300余万元。目前,莲藕还未下来,早已被滨州、天津等地的客户预约订购,基地莲藕预计亩产1500多公斤,亩收入6000多元。

目前,全市农民合作社已发展到近2000家,像河口华鑫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运行较规范、服务效果较好的合作社占到了35%。经营领域涉及种植养殖、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营销服务、土地托管、农机服务、新产品开发等领域,服务范围,已从本村、本乡为主有效转向跨乡镇、跨县域发展,有的合作社甚至实现了跨市域服务。

为了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东营市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标准》,在全市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培育了带动能力强、品牌效益高的市级示范社200余家,市农业局组织编写了《东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资料汇编》《东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手册》,加大农民合作社法规政策和基础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分期分批对村居干部、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及其经营管理人员等进行免费系统培训。

目前农民合作社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部分合作社仍处于小、散、弱的发展水平,在资金积累、管理水平、技术信息服务等方面存在滞后问题,多数合作社都还处于与社员松散型结合的发展阶段。

王海涛告诉记者,他们合作社今年的分红并没有直接返给农户,因为树苗是第一年卖,加之前期人工成本、土地承包费用等投入大,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只能将今年的分红投入到合作社的运营当中。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合作社没有稳定的收入渠道和融资手段,加之合作社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固定资产和可用于抵押的资产,难以得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融资相当困难。而新型农民创业基金中专业合作社申请贷款适用于小企业贷款条件,门槛设置高,很少有合作社能得到资金扶持。

不过王海涛及合作社的成员们已经看到了曙光,按照树苗种植密度大、减量不减产值的规律,王海涛明年后年的种植效益将会非常可观。河口区目前正在打造北片区宽1公里、长10公里的绿色长廊建设,力争年内打造成总面积0.67万亩的城区北部生态绿色屏障。为保质保量完成大规模造林绿化工程任务,河口区加大扶持力度,将林业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王海涛的种植基地正位于生态屏障中间,目前他已经拿到了河口区10万元的奖励。

新闻推荐

12类农村产权可交易

□记者魏东扈永顺报道本报东营讯利津县常家村、南楼村、庄家村是凤凰城街道实施土地确权颁证的三个试点村,自2013年6月确定试点实行,2014年3月颁发经营权证,但至今一年时间又过去了,...

利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