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书信时代□鲁北

黄河口晚刊 2011-12-23 23:39 大字
那时候我十八九岁,在乡村小学里当教师。学校里没有电话,与外面联系的唯一方式就是书信。我每天上午都在期待着邮递员按响的自行车铃声,那铃声在小村的上空显得那样悦耳与动听。我每每听到这铃声,会急不可待地跑出办公室,迎接邮递员的到来。其实,我不出去,他也会把那些邮件送到我们的办公室里。小村很小,教师也不多,大家挤在一间办公室里备课、批改作业。

我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了阅读与写作,也像许许多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青年一样,给报纸、给刊物投稿。很自信地把黑夜里涂鸦的诗歌、散文装进信封里,然后又忐忑不安地寄到远方,给纯洁的心灵一次远行。发出去的这些稿件,大都杳无音信,即使这样,也没有阻挡我文学之梦一次又一次的远行。那时候,我在诗中写道:“带着昨夜的相思/到远方,去喂/一只老张着口的鸽子”。我就是如此痴迷地将自己交给诗歌,交给缪斯。

邮递员给我送来的邮件,有退稿、采用稿件的通知和朋友来信等,更多的是我订的文学报纸和刊物。那些日子,收到文学编辑的一封短信,我会一遍又一遍的阅读。从此,乡村漆黑漫长的夜不再那么漆黑、那么漫长。

我的写作开始于乡村。乡村的恬静给了我智慧,农民的朴实给了我灵感,我把自己一次次的心跳写在笔记本上,一次次的给诗歌插上飞翔的翅膀。

写啊、写啊、不停地写,一直写到现在,转眼间,三十多年。那时候,在僻静的小村里,我怀揣着梦想,写了那么多淳朴的小诗,被很多人记着,值得我回忆。还有,我总梦想着去远方,梦想着离开那个小村,坐上列车,去到遥远的地方。

我终于逃离了小村,从那个偏远的乡村小学走出来。

现在,我居住在县城里。应该说这是一个最适宜我居住的地方,它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又接近乡村的僻静。

但我还是想回到乡村。在乡村的一隅,建造一所自己的小小院落,房后种树,房前养花。院子里,养一只狗、一只猫和一些鸡,我每天都能听到狗叫、猫喵和鸡鸣。不远处是一片小小的菜园。菜园里长满韭菜、菠菜、辣椒、茄子,房前屋后挂满芸豆、丝瓜,一年四季吃新鲜的蔬菜,冬天里,吃着白菜萝卜度过漫长的寒冬。

在这样的环境里,继续着我的写作。一次次聆听邮递员按响的自行车清脆的铃声。(作者单位:利津县史志办公室) 

新闻推荐

点击放大点击放大薄成君只为那个黑邮戳离元旦的日子近

薄成君只为那个黑邮戳离元旦的日子近了。同学们纷纷收到贺卡。孩子问:我的贺卡呢,谁会寄给我贺卡?看到孩子盼望的样子,我知道,她内心已经萌生了一颗种子。那好吧,我说,这里正好有六张贺...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书信时代□鲁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