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进新房过新年

东营日报 2018-03-01 11:32 大字

在垦利区的广兴路上,一排排红黄相间的楼房显得格外醒目。走上前去,只见楼房之间的道路平坦整洁,还有幼儿园、活动中心、卫生室,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和城里的住宅小区没有什么两样。

“这就是俺们大河村和大王村的安置小区,去年俺们这俩村一块拆迁安置,现在已经不少人住进来了。”兴隆街道大河村党支部书记刘国华介绍道。

作为第一批搬进来的住户,大高村村民高俊民刚刚在这栋楼房里过了第一个红红火火的大年。“我分到的是一套三居室,有110平方米,就我和老伴俩人住,很宽敞,孩子们在前面那栋住,离得很近,上他们那儿也方便。”一进老高家,屋里暖呼呼的,老两口把家里拾掇得井井有条,宽敞明亮的客厅里红彤彤的中国结格外显眼,沙发、电视、空调等摆放得整整齐齐,阳台角落里几盆绿植平添了些许绿意,散发出勃勃生机。

“头一次在楼上过年,感觉确实不一样,一家老小再也不用挤在炉子边上搓手取暖了。”说起新房子,老高显得有些兴奋,“在村里住了大半辈子了,没想到老了还住上楼了。原先住的土坯房四处透风,冬天生了炉子也不觉得暖和,头天晒的被子,第二天盖都感觉潮湿。现在住上楼,冬天有暖气,屋里二十来度,可暖和了,原来的风湿病都好多了。”

“今年过年,不光准备了春联和各种年货,还特地给孩子们包了大红包。现在条件好了,收入高了。这压岁钱可是不能少!”老高笑呵呵地说,“这多亏咱政策好!街道搞开发,征了俺们的地,前后加起来给补了得20万元,村里每年发分粮款,我们六十多岁的还有国家发的养老金,再加上俺还养着链轨车,一年加起来能纯落个五六万元,这在原来可是想也不敢想的。”刘国华接着补充道,“我们还把征地资金统一交到一家资产运营公司进行保值增值,每年再按户分下去,这样每户都有个固定收入,现在村民没了地,咱这块得保障,老百姓再出去打个工,一年不少挣。”

和老高一样,大王村的李爱玲一家今年也搬了新房,提到村里的回迁安置也是连声说好,“原先在村里住着五间砖瓦房,现在住上了130平方米的楼,说啥也没想到。”

大王村党支部书记李传江介绍,兴隆街道的回迁安置政策很优惠,每口人有15平方米的面积是免费安置的。原来的住房会评估价值折算现金。安置小区实行房价补贴,有90、110、130等户型可选择,村民只需根据面积补齐差价即可。就拿李爱玲住的130平方米的房子来说,只交了28万元,远远低于市场价。

不光搬上楼,生活还要有奔头。随着兴隆街道的开发建设,这里的失地农民收入也有了可靠保障,拆迁安置小区里配套设施日益完善,群众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这正应了村民老高的那句:“我们不仅仅是搬进了新房,还过上了好日子!” (记者 张利波)

新闻推荐

黄河口大米香飘四方

本报记者赵尔靖品牌荣誉:1990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无公害食品”,并上了第十一届亚运会运动员的餐桌。2011年,通过农业部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2012年,入选东营市十大名优农产品。...

垦利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垦利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