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东营企业跻身中国“十大知商”

大众日报 2016-01-07 21:06 大字
□记者魏东李明

通讯员王俊杰报道

本报东营讯日前,在中国商业联合会举办的2015知商大会上,垦利县骏马石油装备公司与华为、富士康、美的等企业荣获“2015年中国十大知商”大奖。

“知商”就是创造、保护、运用知识产权进行创新驱动的企业。作为“十大知商”中唯一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骏马石油装备公司之所以能获此殊荣,关键在于多年来对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和投入,他们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公司等深入合作,掌握了大量核心科技和前沿技术,特别是以模块化、集成化、系统化的设计理念,将AGV(搬运机器人)、RGV(轨制导车辆)技术创新应用于石油装备制造中,建成了国内首条石油装备全自动生产线,实现了石油装备制造行业的工业4.0。

“我们的厂区建筑面积只有3万多平方米,技术工人一共200多名,但依靠全自动技术,石油装备制造产能可达36亿元。”骏马石油装备公司副总经理肖海龙告诉记者,在传统人工生产模式下,同等产值需要工人8000名以上,效率提升惊人。记者了解到,骏马公司今年申请专利140余项,59项成功获得专利证书。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是转型升级的根本支撑,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跨越已成为近年来东营市企业家的共识。

东营的产业层次不高,产业结构偏重,东营的决策者从来不避讳东营产业的“短板”。但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也不能等同于落后产能,只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培育新兴产业同步进行,就能真正实现转型升级,保证经济发展的平稳运行。

近年来,东营这座以石油著称的年轻城市,正扛起“创新驱动”的大旗,酝酿一场转型升级的蝶变。

“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推动资源型城市尽快转型。”东营市委五届八次全体会议上,东营市委书记申长友强调。东营积极推进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城市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吸引了更多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东营正加快构建新常态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升级改造传统产业是东营实现转型升级的第一要务。全市集中力量攻克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橡胶轮胎等产业创新链的断点、薄弱环节,破解产业创新发展的瓶颈。他们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新工艺,推进两化融合,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制造水平,加快工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制造业智能化、低碳化等关键技术研发与运用,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优势产业向创新链、价值链高端升级。

2015年,东营市培育产业技术研究院12家,全部以独立法人身份市场化运行;国家采油装备工程中心获专利45项;全市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70家。高端石油装备、铜冶炼等产业纳入全省重点培育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和海洋开发等重点领域,东营市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重大专项,支持带动能力强、规模效益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批重大项目中试和产业化,培育新的增长点。全市还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研发补助资金专项,推动中小微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发展,打造了一批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壮大了科技企业群体。

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东营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逆势而上,创造了黄河三角洲发展奇迹。2015年前三季度,东营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3365.27亿元,同比增长14.83%,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4.1%,产业总量和增幅均居全省前列。去年,全市企业共取得科技成果166项,发明专利申请1175件,授权296件,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55项。128个项目列入2015年省级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为历年最多,投资额较同期增长29.7%。东营市也成为“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并连续12年被科技部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新闻推荐

郝家镇创新方法化解矛盾在基层

□李娟娟王蒙蒙李广寅报道本报垦利讯“俺是特意来感谢你们的,帮我们把这么多年的问题解决了。”日前,一位白发老人来到了垦利县郝家镇司法所,对工作人员不住地道谢。原来是镇上的调...

垦利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垦利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