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农民工家门口就业
(《黄河口晚刊》3月12日A06版)
每年春节刚过,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客运集散地,农民工背着麻袋、扛着行李箱又要准备像候鸟一样“迁徙”了。他们有的是直奔年前的工作岗位,开始新一年的打工生涯,还有很多则心里谋划着跳槽的打算,尽早到劳务市场碰运气,成了他们在漫长路途中念念不忘的选择。
在一些劳务输出大省,大年刚过,大街上已经很少能够看到中年劳动者的身影。“市里的劳务市场开门早,我们得早点赶过去,希望趁人少的时候找个好工作”,这是笔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为什么农民工要不辞辛劳且忍受着长期和子女分离的痛苦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工作?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城里的劳动机会多,而这些劳动机会大多来自于城里劳务市场以及他们举办的招聘会。
垦利县郝家镇举行的“春风行动”招聘会无疑是帮了农民大忙。首先,12家企业带着60多个岗位主动上门,大大缓解了他们长途跋涉的劳顿之苦;其次与在城市里找工作充满更多未知和风险不同,这些企业大多来自东营西郊现代服务区,村民对这些企业的生产和运营状况更“知根知底”;最后,招聘会进村对农民工伸出的橄榄枝可以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降低了企业的运营和人力成本,农民工可以长期和自己的子女生活在一起,大大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同时更有助于促进农村开发和当地建设,可谓一举多得。
招聘会进村,为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开了个好头,但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首先是这种招聘形式能否长期化和机制化?如果仅仅是一两次流于形式,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农村能否尝试建立劳务市场交流平台配套招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其次,让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前提是得有好的工作机会,在这方面,当地政府应该考虑的是着力推进招商引资,促进一大批、好的项目签约落户,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第三,企业在留人方面也需要有“大动作”。近年来之所以出现“孔雀西北飞”,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城市里的高物价和消费让农民工承受不起。“在大城市里挣5000元,还没有在家门口挣2000元够花呢”,所以当地企业应该提高技术岗位的工资接近城市水平,一方面提高工资待遇,另一方面提升员工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日尧)
新闻推荐
草编,简单来说就是用植物的秸秆编制出的手工艺品,而垦利县垦利街道邵家村张奎善手中的草编却不仅仅如此,更添艺术的味道。镂空的鹰和龙,造型栩栩如生、几经跃动,更浑身充满了精气神……他也有自己...
垦利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垦利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