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牛”人宋义海养牛

黄河口晚刊 2010-04-06 00:25 大字
垦利县黄河口镇四十三户村,宋义海是个小有名气的能人,是四十三户村肉牛养殖小区的牛倌,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已经有二十余户农民发展起了肉牛养殖业。

2005年4月,黄河口镇党委政府组织到青州、莱州参观肉牛养殖,听到这个消息后,宋义海立马报了名。“到了那里一看,人家养牛效益比种棉花强,而且资金回笼也快。回到村里我算了一笔账,养肉牛3个月一出栏,一头牛成本一两千元,卖了以后能净赚800多元。到第二天我就组织村`两委'开会,给大家算了这笔账,大家也很支持,于是利用3天的时间在村里不停地广播,晚上就和村`两委'挨家挨户地做宣传发动工作。10多天后有12名群众报了名。”宋义海回想起当年的养牛想法仍激动不已。10月份宋义海到莱州进了一批牛,这批牛净赚30多万元。后来通过一个朋友了解到黑龙江黑河的肉牛品种好,育肥快,肉质好,于是和养殖户商量到东北进牛。“当时说什么的都有,有的怕那里不安全,有的怕去了肉牛品质不好干花冤枉钱,为了打消养殖户顾虑,我们连续开了好几次会,做大家的思想工作,最后终于同意了。可到了第二天的凌晨4点钟,要起身去东北了,叫谁谁也不去了,没有办法我只好一个人扛着包袱去了东北。”宋义海说,东北的天气冷到了骨子里,零下39度,虽然很受罪,还是坚持了下来。在东北住了好几天,最后定下了一个卖主,带回了21头牛。没有想到这些牛容易饲养,育肥也快,效益很好,当时这21头牛,一头利润就在1000多元。

后来和东北的卖主及外地去进牛的养殖户都熟了,也打听到别的地方牛品质也不错,他去过吉林、辽宁、哈尔滨等地,基本上东北三省都跑遍了。宋义海说,虽然花了不少钱,但是也交了不少朋友,引来了不少好客户。“现在我基本上快成了专业的牛经纪人了,什么牛品质怎么样,怎么和他们砍价我也很熟了,养殖户们都很信任我,每次都叫着我去。看着养牛这么挣钱,村里很多群众也想发展肉牛养殖,很多人都到家里来找我,我就让群众自己来报名,这样又报了14户。”现在村里大部分群众的日子都很好过了,还有一部分村民既没有资金,又没有技术,生活确实很困难。我就把村里的党员们发动起来,让大家一起帮这些人,尽快脱贫致富。能出钱的出钱,能出力的出力,都是乡里乡亲,谁没有个难事。我和村里最困难的户结成对子,帮他们发展养殖业,没有资金,我帮助他跑信用社联系贷款,还叫来养殖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他养殖技术,终于走上了致富之路。村“两委”干部及全村12名党员与村里的贫困户结成对子,手把手地帮助贫困户,呈现出先富带后富的良好局面。

当记者问他今后的打算时,他说:“既然我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定地走下去,家里人都看着我,乡亲们也都看着我,我作为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同时还是县级人大代表,仅仅去开个会,下个通知,这不是我想要过的生活,带着乡亲们一块过上好日子,俺这心里才能踏实。”如今的四十三户村,有三分之二的农户搞肉牛养殖,这个小村已经建起了两个肉牛养殖小区,2009年,该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300元。采访临近结束时,得知他第二天又要带着乡亲们的期盼远去黑龙江进牛,记者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他致富路越走越宽。

(记者 李玲 通讯员 唐建文) 

新闻推荐

妻子替夫贷款30万丈夫却携巨款逃走

本报讯垦利县的姜某因开公司需要周转资金时,妻子刘某以个人名义为其贷款,贷款到期后姜某非但不帮妻子共同还款,反则携30余万元巨款逃走。2008年,姜某开了一家服装公司,因公司资金周转困难,夫妻协商...

垦利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垦利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