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汗塌”“扎包”“撮花”……广饶旧时穿衣“名堂”不少

黄河口晚刊 2016-06-03 07:51 大字
广饶县历史悠久,在衣食住行方面,旧时曾经许多讲究和风俗。本期老地方从穿衣方面概述一下广饶旧时人们的穿着打扮,回味一下早期人们的生活习惯。

清朝末年,广饶县内男性不论贫富一律穿长袍马褂。富者系丝绸棉袍,外罩闪光缎对襟小褂,而贫者一般是穿粗布向右带偏襟的大棉袄。更有赤贫者,冬季只穿半截棉袄,俗名“蹶腚子小袄”。这种衣服大都是为黑色或蓝色,有的是布扣,有的是铜扣,数目在七八个、十多个不等。

夏季,富者是纺绸或细布裤褂,多是白蓝色。贫者则是粗布对襟短褂,或是“汗塌”(布坎肩)。劳动者则喜欢用三四尺粗布束腰,俗名叫“扎包”。劳动时将棉袄下襟撩起来掖上,热天用扎包当披布(相当于褂子),还用来擦汗。

裤子的种类有单、夹、棉、衩等几种,衩裤没有腰,只有两腿,用袋子系着,分夹、棉两种,多属老年男女穿。劳动人民的裤子一般习惯于大腰、肥裆、长裤腿,颜色为黑、蓝、月白等几色。年轻妇女一般多穿红、绿颜色粗布裤,样子也是肥大。女子结婚时穿“裙子”、“套子”,身腰上都佩有铜铃铛和彩色穗子,走起路来“穗颤铃响”。

小清河以北的年轻妇女喜欢穿“撮花”(用线按照花瓣图样把布绑起来,染后花为白色)和印花衣服。民国后期,虽然穿衣有所变化,但人们仍喜欢穿大花图案、颜色鲜艳的棉袄棉裤。民国中后期,县里兴大褂子、制服,多在绅士名流或青年学生中流行,劳动者的大褂子只在冬季套棉袍穿,并不单穿。女青年学生开始穿旗袍,但人数不多。

(记者 李长莲)

(部分材料参考自《广饶县文史资料选集》) 

新闻推荐

电梯安全大检查让考生安心高考

本报讯6月2日,记者从市特检所获悉,随着高考的临近,为了保证师生常用电梯设备的正常工作,市特检所对广饶县第一中学住宅小区及校区的13台在用电梯及考生家长入住的部分宾馆的在用电梯做了定期检验,并采...

广饶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饶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