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倪宽墓前,追寻汉相神采

黄河口晚刊 2010-04-28 00:22 大字
▲ 位于广饶镇田王村南约500米处的倪宽墓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 倪宽“带经而锄”的好学态度在史册和当地百姓中广为称颂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诗中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可今年的四月,新绿的生机还隐隐含在苞中,春意依然在料峭中探头探脑。就在这个季节,记者来到了位于广饶镇田王村南约500米处的倪宽墓,两千多年前的汉相倪宽,“带经而锄”的好学、爱民如子的官风和制太初历的辉煌仍在史册和百姓口中被流传、称颂和翻阅。然昔人已去,如今,他只得在这座高大的坟茔里与“冢头欧阳墓群”相望,在渐暖的晴日里守候更多春的消息。

倪宽(公元前169年——— 公元前103年)又名儿宽,字仲文,西汉千乘县人(今广饶经济开发区倪家村)。倪宽出身贫寒,立志于学,带经而锄,习尚书、读经书、学子集,知识渊博,被当时的郡国选诣为博士。后来,倪宽通过答辩考试,做了掌握礼乐制度的掌故(协助太常管理宗庙礼仪的官)、奏谳掾(廷尉府专门写奏章的官)、侍御史(专门掌管纠察和举荐官吏的官)、中大夫(管理议论的官,属九卿)、左内史(管理京城长安的行政长官)(属三辅郡王)、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和协助丞相管理朝廷政务,是副丞相,官俸与丞相同等。因汉朝的官制是把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称作“三公”,位居上卿,故后人立碑时称曰“汉相倪宽”)。

据旧志记载,过去墓地古木参天,环境幽静,旧志将其列为广饶八景之一,有“倪冢秋烟”之喻。如今经过修葺的倪宽墓前,松柏林立。墓地整体为砖石结构,墓封土直径36米,高7米,墓前神道宽8米,长60米。前有石阙、石狮、石翁促各一对,神道两侧各有碑亭一座,置墓赞 2块。墓地南北长100米,东西宽92米,占地15亩,雉堞式墓墙,总长365米,建筑面积255平方米。

这个春日,记者在有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沿着倪宽的墓前神道,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感悟倪宽的勤奋,回味倪宽的佳话。

勤奋好学“带经而锄”

倪宽自幼勤奋好学,父母以务农为生,因为家境贫寒,无力供读,从小就跟父母种田。后来他给临近的农户打短工挣钱才上了学。在上学时,他帮助同学做饭和佣工又挣了部分学费来维持耕读生活。他先在西汉著名学者,今文《尚书》欧阳学的开创者欧阳生(字和伯也称欧阳客,千乘郡今广饶人)那里学习今文尚书。欧阳生70多岁得欧阳巨(字孝人)。他为了把《尚书》欧阳学传下去,发扬光大,但因他的孩子很小,还不能研学《尚书》,于是欧阳生选中了勤奋好学、人品上乘的倪宽,从此,倪宽得到了欧阳生的言传身教。倪宽又将欧阳学传给了欧阳生的儿子欧阳巨,这就是史书上讲的“代客传书”的故事。传《尚书》欧阳学在欧阳家族中代代传承、连连八代、每代均出博士,这就是广饶历史上的“欧阳八博士”,至今在广饶县西城有“欧阳八博士墓”,与倪宽墓咫尺相望。从欧阳巨的后代起,历代都敬倪宽为先师。

后来,倪宽又授业于孔子后裔——— 西汉经学博士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之后他又千里迢迢到汝南郡细阳县谷堆墓向多才多艺、知识渊博的柳林先生学习经书。柳林先生一见到倪宽就很喜欢他,高高的个头,宽宽的面颊,憨厚的表情,诚恳的姿态,就想收下为弟子,但为了更好地培养他就有意地对他进行了多次考验。第一次,倪宽要拜先生为师,先生则说我是一个农民,种庄稼要给土地上粪,倪宽听后就拿起木锨去出粪,手磨破了他不嫌脏不怕累,直到把一窖粪出完才上来。第二次倪宽又要拜他为师,先生又说,我们要生活要下河捕鱼,倪宽听后拿着渔具马上下茨河去捕鱼,腿划破了,鲜血直流也不上岸,直到捕满了一篓子鱼才上来。第三次,倪宽又要拜先生为师,先生说他地里庄稼长草了,我要去锄地。倪宽二话没说,扛起锄头就跟先生下地,累了也不休息,火毒的太阳晒得身上起了水泡,直到把那块地锄完。先生被他的真情所感动,就收下他为弟子。四个寒暑学好经书回到故乡。

倪宽无论学习尚书或经书期间,凡是下田干活他总是把书挂在锄把上,休息时就摊开认真诵读、细心研究,然后再继续干活。这就是至今为世人广为传颂的历史典故“带经而锄”的美丽故事。他是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勤工俭学的先例。细阳人民为了纪念他,就在他跟柳林先生学习经书居住的地方建起了经锄楼。由于倪宽勤奋、苦读、聪明好学,所有的尚书、经书、子集读的很多,知识丰富,性情又温良、恭谨、谦让尤为乡里称赞,被郡国选为博士。当时皇上急需五经博士,增加博士弟子,令各郡选取青年入京,倪宽在郡试中被选定送到京城长安,任掌故之职。

仕途平稳 体恤民情

倪宽做掌故官不久,公元前126年又从师诸大,经考试做了廷尉文学卒史。这时张汤为廷尉,主要是管理刑狱的,所以用的官吏,都是一些熟悉史书、法律的人。而倪宽是学习经学的儒生,对刑律很不熟悉,而且老实又不善言谈,所以当时不被张汤重用,未列入正式编制,只作为闲散人员对待,就派他去北地管理饲养廷尉府的牛羊。数年中,兢兢业业、勤恳从事,牛羊喂得膘肥体壮,牲畜繁殖又快又好,大为蕃息。账目做得清清楚楚,他时常回府汇报情况。有一天他回到廷尉府汇报时看全府上下人人愁眉苦脸、个个唉声叹气,倪宽向前问个究竟,原来是廷尉有疑案未决,该狱案写了几篇奏章,奏报几次,皇上就是不批,均被武帝驳回,说写得不好,并严加指责。张汤廷尉也非常着急。主办奏报的人甚为恐慌,怕因此得罪汉武帝。倪宽听到后,把畜牧簿册交待完毕,便提出重写奏,并很快完成文。这时正赶上廷尉张汤上朝回来,见大家喜笑颜开就问是怎么回事,有人把倪宽的奏章交给了他,张汤看后大惊,说写得好。第二天上朝呈给了皇上,武帝看后大悦,说本奏章非俗吏所作,究出自何人之手?张汤说是本府文学史倪宽。武帝说“我久闻此人,惜为重用”。张汤回到廷尉后,便亲自召见倪宽谈话。张汤知其学识渊博,尤擅长文学,才被重用。于是宣布提升为“奏谳掾”,留在府里协助张汤。

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由于廷尉府的工作做得出色,张汤被武帝提为御史大夫,张汤向皇上推荐提拔倪宽为侍御史。倪宽有俊才,汉武帝专门召见了他,让他讲论经学。倪宽引经据典,把尚书中的尧典和舜典阐述得非常详尽,精辟透彻。在回答武帝的问题时涉及三皇五帝之治,汉兴秦亡之由,侃侃而谈,语多中肯。汉武帝听后大悦,随封倪宽为中大夫。

倪宽为了人民的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他亲自下乡了解情况,体察民情,听取群众意见。他发现,关中地区土地肥沃,但长年多旱,影响了收成,特别是郑国渠的上游得不到灌溉。于是就上书皇上并得到其同意后,在郑国渠上游开凿了六条辅助水渠,史称六辅渠,使两岸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郑国渠也发挥了更大作用,促进了关中地区农业的发展。他在调查中又发现,在开闸放水灌溉时,上下游之间,领地之间,为争水时常发生械斗,浪费了水和时间,有时甚至造成渠毁伤人事故,影响了生产。他就根据情况判定了合理用水的“水令”,一律按照水法用水,上下相安,境内连年丰收,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真是太平盛世。他的美名也享誉全国。他制定的这个“水令”也是我国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部水法。

倪宽关心农民疾苦,减缓课税深得民心。公元前111年,细阳遇到大旱,有的禾苗枯死绝收,有的只能收三成。倪宽来细阳巡查,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是就跟当时的县令讲,可根据实情和家庭情况适当减缓部分课税。没想到后来南方发生战事,急需军粮,而细阳粮仓进度缓慢,有人报告皇上,武帝很是生气,想免掉倪宽的官,细阳人民听到这个消息后争相传告,说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倪宽为了我们的事而受牵连,于是大户人家就用车拉驴驮,小户人家就肩挑背负,男女老少齐动员,送粮路上络绎不绝,不几日课税早完,比邻近的郡县完成的又快又多。武帝听说后大悦,称其有奇才,对倪宽也更加信任了。细阳人民为了纪念他就在倪公祠前建起了“课最堂”。减缓农民课税这也是有记载来的第一人。

制定太初历

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依照旧历每六年必改一元。倪宽向汉武帝提出要废除秦朝使用的历法,重立历法。经汉武帝批准后,他召集公孙卿、壶遂、司马迁等二十余人与方士、邓平、落下闳等人共同推算制定出了新的历法,即汉朝的太初历。此历法较以前历法有了很大进步,是当时最精确的一部历法,它规定一年为 365.3851539天,一月为29.438天,改一月为岁首,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设十九年七个闰月,并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定入历法中,纠正了当时所行历法的错误,对指导我国农业生产发挥了很大作用。太初历即我们所说的农历,两千多年来,经过不断改进一直沿用至今,为发展中国历法作出了贡献。

倪宽一面当官从政日理万机,还一面不忘研究学问传书于民。他的弟子主要有欧阳和夏侯氏等,特别是培养了欧阳五博士更是传为佳话,他的著作有《倪宽九篇》,《倪宽赋二篇》和《封禅颂》等。

倪宽少时出身贫寒励志于学,当官后又廉洁奉公勤政于民。在朝思君忧国忧民,体恤黎民痛苦,为民解忧排难,鞠躬尽瘁。当御史大夫九年,于太初三年(公元前101年)二月十二日病故于任上,归葬于千乘老家(今广饶县)。倪宽在朝的这十几年,正是汉武帝最兴盛的年代,朝势稳定,无大匡谏。他是汉初名臣中的佼佼者,史记中很少记载但后人却大加赞扬。班固在汉书中就专写了《倪宽传》和《倪宽赞》。(记者 李静通讯员 张海云 张笃增) 

新闻推荐

孝顺儿媳赡养四位老人

李静李召伟朱文玉邓敏“儿子娶媳妇俺不求别的,只求儿媳妇能像解本荣那样对俺就行了。”现如今,在广饶县大码头乡央三村,家里即将娶儿媳妇的叔叔婶子们凑到一块说起对未来儿媳妇的要求,提到最多的...

广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饶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