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扶在根子上 ——通渭县鸡川镇推进***工作掠影
□ 刘红兵
“活了70多岁了,盼了几十年,自来水今年终于通到家里了,这是我这一辈子想也没敢想的事。”说这话的是通渭县鸡川镇永和村村民朱富兰。然而,随着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全面启动,如今的鸡川镇,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却是与过去人们印象截然不同的一番景象:全镇在***工作中,完成引洮工程建设管网入户工程15村148社3893户,自来水入户率达92%。水的变化,只是近年来甘肃省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个缩影。
鸡川镇位于通渭县东部,距县城约37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山区乡镇,境内自然环境恶劣、农业生产条件落后。面对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鸡川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委“1+17”,市委、县委“1+16+5”***工作方案,紧盯减少贫困人口239户1119人,贫困面降至19%的具体目标。全镇共识别重点贫困村6个,贫困人口954户4654人,今年预整体脱贫永和村、上店村,全镇预脱贫239户1119人。
面对扶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和时间的紧迫性,今年以来,通渭县鸡川镇党政一班人通过找准切口、建强组织、帮助贫困群众“换脑、增智、造血、夯基、融资”,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致富不罢休。
——建强***攻坚堡垒。按照“党建引领双联,双联助推扶贫”的党建双联思路,把加强基层党建作为搞好双联、助推扶贫的着力点和切入点,鸡川镇党委在加强党委自身建设上,通过积极开展党委集中学习、召开党委专题会、撰写学习笔记、完善党委议事和决策机制、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分工等,增强了科学民主决策、驾驭发展全局、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形成了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协助抓,支部书记直接抓的党建工作格局。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该镇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新发展农村党员15名,机关党员2名,进一步壮大了基层党员队伍。规范镇村便民服务中心运行。坚持镇村干部轮流驻村坐班,拟定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便民服务水平。依托双联单位协调及自筹资金330万元在许堡等4村新修二层框架结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目前,许堡村已投入使用;镇上筹措资金维修升级8座。对杨川、苟岔两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分门别类进行整顿转化。
——拓展***攻坚渠道。为了加快扶贫攻坚进程,该镇除了在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破穷障外,还不断创新扶贫理念,拓展***攻坚渠道,改“输血”为“造血”,使贫困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日渐增强。产业助推***。全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新栽植苹果树3000亩,推广全膜玉米4.6万亩,优质马铃薯8000亩,建成标准化暖棚圈舍61座,引进基础良种母牛61头。电商助推***。建成了鸡川镇电子商务中心,在永和村、上店村分别开通了电子商务平台,为苹果、药材等土特产品起到很好的推介推广作用。教育助推***。在永和村建成附设学前班1个,完成“两后生”培训14人次,享受国家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783户,受益比82.1%。卫生助推***。在川道、丁店、苟岔、永和4村分别新建标准化卫生室1所,前三季度贫困户家庭共享受新农合普惠政策报销金额24.3万元,提高5%后报销金额25.9万元,受益127人次。金融支持助推***。共发放***专项贷款449户2245万元,占贫困户的47.1%,互助资金协会发放贷款19户25万元。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完成各类劳动力培训753人次,受益比占37.1%。企业助推***。县联通公司和昱辉新材料有限公司结对帮扶两个重点贫困村。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马季通讯员顾建林2013年至2015年,甘肃省共建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31072公里,实现了所有乡镇和82%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乡镇和建制村通班车率分别达到99.8%和88.9%,兰州、嘉峪关、金昌3市和44...
通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通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