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定西6措施根除“因病返贫”顽疾

甘肃经济日报 2015-12-24 21:06 大字

本报定西讯(记者 赵全福)定西市调整完善新农合补偿政策,积极推行分级诊疗,加大支付方式改革力度,努力提高贫困群众医疗保障水平,根除贫困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顽疾,强力助推精准脱贫。

一是持续提高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2015年,全市参加新农合农民234.97万人,参合率98.06%,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470元,各级财政补助标准从320元提高到380元,个人缴费提高到90元,市县财政配套资金全部到位,当年共筹集新农合基金10.34亿元。

二是不断提高住院报销比例。为了提高新农合保障能力,7县区对市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统一由60%提高到65%,同时针对重性精神病、各种癌症等特殊疾病和80岁以上老人、孤儿、残疾人、计生“两户”家庭等特殊人群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部分住院报销比例偏低的县区将各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较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截至2015年10月,全市共住院补偿267211人次,补偿金额75583.79万元,实际住院报销比例58.65%,较2014年的55.64增长3.01个百分点。同时,按照***相关要求,对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已二次补偿50837人1100万元。

三是加大支付方式改革力度。根据市政府《关于健康促进模式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13885”改革模式,加快了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力度,全面推行总额预付、门诊住院费用打包付费、单病种付费、重大疾病限额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同时,建立了费用控制奖惩制度,鼓励医疗机构主动控费。截至目前,各级医疗机构通过支付方式改革结余资金440万元,县级医院住院次均费用较上年平均下降4.2%。

四是推进部分病种分级诊疗。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积极调整新农合分级诊疗政策,逐步扩大分级诊疗病种范围,县级医院病种增至100-170种,乡镇卫生院60种。同时,严格落实分级诊疗病种新农合补偿政策,引导病人合理分流,初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格局,截至10月底,全市共住院补偿267211人次,转外住院病人占13.29%,转外住院补偿资金占36.07%,居全省最低。

五是扩大重大疾病补偿范围。将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病种由27种增加到50种,确定定西市人民医院、定西市安定区第二人民医院(重性精神病)为市级新农合重大疾病定点救治医院,同时,加强了部门协作,实行重大疾病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一站式”服务和即时结报。前三季度新农合为重大疾病共补偿5704人次,补偿费用6836.47万元,平均每人次补偿11985.4元,实际补偿比66.2%。大病保险补偿9571人次3509.4万元,大病患者实际报销比例为64.47%,在新农合报销的基础上提高16.4%。

六是强化违规诊疗惩处力度。以《甘肃省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违规行为基金扣减办法》为依据,开展县区月督查、市级季抽查,加大对医疗机构乱收费、重复计费和过度医疗的惩处力度,目前全市已扣罚违规基金829.4万元,促进了医疗机构诊疗行为的规范,遏制了住院费用的过快增长。

新闻推荐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定西分行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兰州办事处债权转让暨债务催收联合公告

根据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定西分行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兰州办事处达成的委托资产批量转让协议,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定西分行(含各支行)将其对公告清单所列借款人及其担保人享有的主债权...

定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