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户家的女儿辍学之后

大众日报 2019-11-27 09:43 大字

□本报记者 张海峰

本报通讯员 庞占英 韦煜鑫

“妈,我和宿舍同学相处得很好,还交了很多新朋友……”11月3日上午,禹城市李屯乡张武村16岁的依依(化名)从德州的学校回到家里,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兴奋地给母亲王春霞讲述近期在学校的见闻。

2013年,父亲因意外去世后,依依与母亲、弟弟相依为命,弟弟现在上小学五年级。尽管也很努力,但依依一年前中考成绩不理想,她选择了复读,今年的成绩仍然不能让她选择读高中或其他心仪的学校,她感到非常迷茫,最后决定不上学了,外出打工挣钱。

王春霞是一名农村妇女,对于女儿的决定也感到有些无奈。她介绍说,前几年,家里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除了务农收入,乡里给办理了低保,并通过上级帮扶的养殖项目、集体项目分红以及扶贫专岗等基本脱贫,供女儿上学虽然很吃力,但主要还是不知道该学什么。

“依依学习还是很认真的,而且比一般孩子懂事早。”依依的初中老师为此而感到惋惜,党委副书记、副乡长窦光斌也上门劝依依返学。9月底的一天,德州市委副秘书长、市扶贫办主任张志了解到这一信息,直接来到依依家中了解情况。张志给依依介绍,近几年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专门开设了“励志班”,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目前在这里免费就读,也有就业前景。最终,依依选择了该校幼师专业,除了学费全免,每月学校还能补助500元的生活费。“到了新学校开阔了我的眼界,我一定珍惜学习机会,将来要当一名老师来回报社会。”依依说。

李屯乡党委书记李晓介绍,扶贫必须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现在全乡49名党员干部与160户贫困群众结亲帮扶。按照上级要求落实贫困生资助政策,对因自身原因厌学辍学的也要尽力劝导复学。免费为曲庄村省定贫困户曲志提供场地,帮助他创办起了自己的油画基地,如今他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还教附近村子8位残疾人绘画。李尚武村贫困户李发东母亲患白血病,结合他家靠近学校这一优势,帮其开了一家小门市,每月增加收入700余元。乡里还设置扶贫专岗6人,共实施了12个集体扶贫项目,2019年共分红45万余元,户均增收2800多元,目前全乡160户358人全部脱贫。

新闻推荐

两瓶酒下肚 工作“喝丢”了

本报11月20日讯11月16日下午3时30分许,城阳交警大队城阳中队民警在文阳路铁路桥涵洞处设岗值勤。在拦下一辆二轮摩托车后,...

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