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古乐》,非遗保护传承的一把锁钥

张掖日报 2022-04-08 11:32 大字

█林茂森照实说,河西宝卷文化和宝卷曲牌曲调音乐我并不陌生,因为在年轻时候我是唱(念)过很多部宝卷和很多个河西民间小调的。但是对于河西民间小调和河西宝卷曲牌曲调音乐乐谱,我却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当我有幸捧读任积泉、徐万福先生精心谱曲、亲手编纂,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甘州古乐》时,我不禁对这一冷门成果啧啧叫好,而且为他们辛勤耕耘的成就扼腕惊叹。毫无疑问,这部《甘州古乐》,是抢救、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把锁钥。

中华宝卷溯源于上古歌谣神话,经过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唐宋时期融合了诸宫调、鼓子词等音韵,被佛教吸收为诵经的经典艺术,以俗讲和唱经形式传承下来。后经民间失意和没落文人演绎,编写出生动感人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赋予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使命,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说唱文学形式,来针砭时弊抒发胸臆,使宝卷这门文化艺术不断臻于完善和成熟,沿袭至元明时期,“宝卷”之名流传,到了清代,宝卷盛行于民间。河西宝卷在上述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文化作品和民间优秀故事取材,以说“因果”和唱因果报应为内容,融汇敦煌“变文”的念唱形式,揉合佛、道诵经和儒家朗诵音韵,从而达到讴歌真善美、讽喻假恶丑,反映人民群众社会生活,教化人们扬善弃恶、行善积德、忠孝传家、精忠报国之目的,为河西地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文化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河西宝卷老幼皆宜世代传唱,成为一种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间说唱文学。

流行于河西走廊的甘州“大曲”,如《柘枝》《婆罗门曲》《甘州》《凉州》等,则是古代甘州地方音乐舞蹈与西域及西方音乐舞蹈艺术融合创新的结晶。《柘枝》是西汉时居住在昭武城(今临泽县鸭暖镇昭武村)一带的粟特人创造的音乐歌舞,后经西亚一带进入唐宫廷并被命名为《柘枝》大曲;《婆罗门曲》原为佛教寺院中的音乐,开元年间由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宫廷,由唐明皇改编为道教音乐大曲《霓裳》;《甘州》是天宝年间由时任河西陇右节度使的盖嘉运敬献给宫廷并以流行地“甘州”命名的大曲,共有600多首曲目,涉猎词乐、礼乐、器乐、戏曲音乐、宗教音乐、民间祭祀音乐、宝卷音乐和散曲、曲艺、民歌、小调等音乐艺术领域,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甘州古乐是甘州先民们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重要文化成果,是甘州各民族人民思想感情、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乡愁记忆的真实反映,是河西走廊弥足珍贵的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文化兴盛、人们思想观念转变,河西宝卷、甘州大曲这种民间说唱文学形式,濒临被替代、遗弃或消亡的窘境。孰不知只有民族的、大众的文化,才是我们最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文化界和专家学者强烈呼吁保护非遗迫在眉睫,抢救、挖掘、整理、记录、传承和依法保护河西宝卷、甘州大曲的工作势在必行。然而河西宝卷是一种民间口头说唱文学,它的保护与传承须有文本(卷)和乐谱(音韵)两个重要环节。随着老一辈甘州大曲艺人和民间宝卷艺人的逐步消亡,河西宝卷和甘州大曲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工作走向了瓶颈,无数文化界专家学者为此感到忧心忡忡。

所以当我看到《甘州古乐》一书后,眼前为之一亮,胸襟为之一阔,情感为之一悦。《甘州古乐》用简谱和五线谱两种国标曲谱形式,将甘州古乐中诸如“甘州歌”“八声甘州”“霓裳羽衣曲”“甘州民歌”“甘州小调”等,以及“河西宝卷中诸如”“莲花落”“打宫调”“浪淘沙”“哭五更”等不同地域说唱的数十种不同曲牌谱写下来,这就让我对这项辛勤劳动的成果,不仅暗自惊诧莫名,而且矢口赞叹不已。《甘州古乐》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打通制约抢救、保护与传承河西宝卷和甘州大曲瓶颈的锁钥,为甘州古乐和河西宝卷文化研究填补了空白,也将在非遗成果保护、传承中发挥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翻开《甘州古乐》一书,甘州大曲孕育、成长、传承的脉络清晰地映入眼帘,甘州大曲、河西宝卷的曲牌名称历历在目。一张张曲谱淳朴而清秀,一首首曲调优美而典雅,韵如其景,曲如其艺,悉心品赏整部古乐谱集,璀璨瑰丽的甘州大曲、河西宝卷文化,宛如一位活力充沛魅力无限的歌者,为非遗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唱响赞歌,为宝贵的非遗精品成果的诞生鼓与呼。比如盛行于河西走廊的“大曲之舞”“大乐之物”“歌舞戏之舞”,将《甘州》大曲的优美音律和艺术形式,演绎得荡气回肠淋漓尽致;又如传唱于甘州、凉州、肃州的“织手巾”“绣荷包”“黄姑娘”“拉骆驼”“西至哈至”等民歌、小调,源自生活贴近大众,形式灵活多样因地而异,内容生动感人寓教于乐,真实而生动地表达广大劳动人民的心声;再如流行于张掖大地的《仙姑宝卷》,是明清时期的张掖秀才根据古代临泽板桥一带的民医柳香姑,为黑河架桥矢志不移,行善积德脱体成仙的传说,取材黑河桥拯救万民,仙姑引渡英雄霍去病,惩罚骄横匈奴兵,智斗地方豪强劣绅,施舍灵丹妙药治瘟疫,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等,一些群众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感人故事改编,卷中所运用的“开经赞”“孟姜女调”“阴调”“莲花落”“阳调”“皂罗袍”“哭五更”“清源调”等曲牌,皆在《甘州古乐》谱中以简谱和五线谱两种形式谱写出来。《仙姑宝卷》道白诙谐幽默娓娓动听,歌韵朗朗上口妙趣横生,故事生动活泼寓教于乐,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说唱者根据故事情节变换曲调,使听众随宝卷主人公喜而喜、乐而乐、悲而悲、苦而苦,欢快时会心生愉悦忍俊不禁,悲恸处必唉叹不已伤心落泪。民间宝卷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艺术,所以它常常以地摊艺术、炕头艺术和年节娱乐艺术,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深受喜爱。

新闻推荐

小区围墙外的电缆出故障 10万元维修费谁付?

近日,有成都市民反映,自己居住的小区外有一片空地曾被施过工,12月7日20时许,这片空地下埋着的电缆出现故障,整个小区停电,直到...

武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