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分级诊疗”重在引导,“分级诊疗”重在引导

德州日报 2017-02-24 10:53 大字

作为民生的重要一环,医疗卫生话题总是牵动人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的规划目标。眼下,医疗资源和患者过分集中在城区大医院,造成就医无序、看病扎堆,而分级诊疗被视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模式,也是新一轮医改的重要突破口,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议。

市政协委员、武城县甲马营镇卫生院副主任医师潘延英认为,现阶段建成基本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最大的难点集中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能力不足、人才缺乏,很多配套措施亟待调整和完善,再加上百姓“大医院看病好”的思想根深蒂固,导致大医院专家忙着看头疼脑热的“基层病”,而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无病可看”,对医疗资源造成极大浪费。

市人大代表、平原安华瓷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平建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可以通过请专家“走进来”的方式,强化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师带教和医疗服务共享,精准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培养出一批基层专家团队,实现上级医疗资源下沉,真正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城乡医疗资源均衡配置。

市人大代表、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高立民认为,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转诊机制来引导患者。“在转诊方面,可以为从基层转诊的患者开辟更多绿色通道,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建立科学合理的双向转诊工作机制和患者转诊登记制度及流程,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健全管理、运行和考核等机制。”高立民说,如果群众对医院服务不满意,分级诊疗工作就失去源动力,因此医院需要“强身健体”,提高群众满意度。“建议各级社保部门成立专门的疾病分级诊疗审核小组,制定疾病分级诊疗手册,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和治疗的难易程度,由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同时发挥医保政策调节作用,将医疗机构落实诊疗职责和转诊情况与医保基金拨付挂钩,对于按规定转诊的患者,在医保报销政策上给予倾斜,真正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模式。 ”市政协委员、陵城区人民医院神经介入科主任唐洪涛说。

□本报记者 曹清滕璐 本报通讯员张大伟任天瑜

新闻推荐

努力打造协同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协同发展先行区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高度契合了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基层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和遵循。2017年,武城县将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充分认识经济总量太小、供给结构失...

武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