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全方位激发创新力,全方位激发创新力

德州日报 2013-01-28 16:19 大字

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三个第一”的战略方针,把城乡统筹、开放创新、民生改善作为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的突破口,“今后,德州市改革将逐渐步入深水区,体现鲜明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理念,尤其要在重点领域和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大胆突破,实现向改革要动力、活力。 ”市发改委负责同志说。

改革深度决定发展高度

实践证明,一个地区要想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创新思路、创新推进工作的体制机制,探索新路径,增创新优势,激发新活力。改革的深度决定发展的高度。

去年,德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从大环境上来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从德州市情况来看,许多企业遭遇订单减少、生产成本增高、招商引资更加困难等。但经过一年的努力,德州市经济指标不降反增,实现了好于预期、好于往年同期、好于全国全省平均增幅的好成绩,这主要缘于德州市各级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譬如,中央提出扩内需稳增长的要求,我们如果机械地理解投资、消费、外贸出口三者的关系,就很难找到突破口。对德州市来说,扩内需就是要保持一个较高的投资增长幅度,实现以投资带动消费。基于这种认识,去年,德州市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措施,提出了以大产业、大平台、大园区、大企业带动大发展、大跨越的发展思路。

“去年是德州市农村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突出亮点就是以两区同建为抓手,激活了农村和城市两大发展主体,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既拉动了内需,又促进了消费。”市委副秘书长、市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陈秀河介绍说。

党的十八大为进一步加大改革指明了方向,今后,德州市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及转方式调结构机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活各类投资主体,在发展战略创新上有更大作为;抢抓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机遇,科学有序地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更高水平推进两区同建;抢抓国家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机遇,深入推进群众信访、社会治安、户籍管理、医药卫生等方面的改革;抢抓国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机遇,加大政务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高效抓服务、抓落实的闭环运行机制。

创新办法破解发展瓶颈

人才、土地、资金、信息技术等是一个地区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素,“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区域发展一体化的背景下,经济发展的竞争逐渐演变为招商引资的竞争,对各类发展要素的竞争,谁能够率先解放思想,打破常规,谁就能够抢得先机。 ”市区域合作办主任乔方红分析说。

欠发达地区要想改变面貌,唯有改革创新。改革的力度多大,发展的潜力就有多大。去年,德州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创新高,计划投资16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80亿元,如果按照以前政府为主的投资模式,根本无法承担。但德州市投资主管部门大胆创新,大路网、大社区等重大工程采用BT等方式引入外地建设主体,既解决了资金难题,又引来了先进的技术、人才和投融资管理模式,一举多羸。

今年是德州市倾力打造“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的关键之年,投资力度更大,发展瓶颈制约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掀起新一轮改革创新的热潮,凝聚合力,借助外力,再造发展新优势。“今年,德州市要在金融创新上再迈大步,争取年内新增上市企业6家、场外挂牌20家,直接融资195亿元,引进商业银行4家、新增贷款330亿元以上。”市金融办主任姜刚说。

尊重基层群众创新

隆冬时节,在庆云县东辛店镇万亩高品质蔬菜生产基地,随便走进一个冬暖式蔬菜大棚,绿盈盈的黄瓜、青葱葱的菜椒、红艳艳的西红柿惹人喜爱。“我们能够发展规模农业、现代农业,归功于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对分散的承包地进行了调整、互换,实现了一家一块地的目标,使有限的土地释放出最大能量,适度规模经营耕地占全镇耕地的40%左右。”该镇党委书记李玉海介绍。

群众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也是直接推动者。回顾德州改革发展,也是一个基层群众不断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的过程。实现跨越发展目标,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大胆试、大胆闯,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本报记者 杨德林

新闻推荐

集中销毁假冒产品,集中销毁假冒产品

3月15日,庆云县工商局以挖坑深埋的方式,集中销毁假冒伪劣、过期食品205箱、不合格饮料600余瓶、劣质洗衣粉470袋,有力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不法行为。 魏健摄...

庆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庆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