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铁胆刑警”为抓嫌犯坟场蹲一夜宁津“名捕”杨逢松英年早逝,生前破案上千起

山东商报 2015-11-10 15:34 大字

杨逢松生前抓捕嫌疑人时的照片(前排右一)点击查看原图10月17日下午,一向热闹的鲁北小城德州宁津变得肃穆异常。人们从四面八方向县城北郊的殡仪馆涌去,送别宁津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原中队长杨逢松。今年4月份,他晕倒在出警现场,后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去世时年仅43岁。这位在一线工作10多年的“铁胆刑警”,为抓捕嫌疑人在坟场蹲一夜,还曾巧妙抓住整容后的杀人嫌犯,在宁津当地被称“四大名捕”之首。文/ 图记者孙珂通讯员孙久生崔秋芬

为抓嫌疑人坟场蹲一夜

杨逢松2004年由部队转业到宁津县公安局,后进入刑警大队。当地警方介绍,经其手所破案件上千起,抓获嫌疑人超过1000人,先后立下两次三等功,两次二等功。

杨逢松的“胆大”是出了名的。去年夏天,在湖南山区跟踪一个嫌疑人时,对方藏身的窝棚附近,能隐蔽且便于观察的地方是一片坟场,杨逢松就在坟场里蹲了一夜,不时有蛇爬上脚面,远处还不时传来声声狼嚎,第二天同事听了他的惊险经历顿感毛骨悚然。“我们刑警大队有“四大名捕”,逢松是“名捕之首”,不仅是因为岁数大些,他带队伍,从个人素质,到组织指挥能力都挑不出毛病。”宁津县公安局民警王文华说道。

2011年的最后一天,杨逢松是在房顶上迎来的。当时,他带领两名民警,追捕轰动德州全市的绑架案犯罪嫌疑人闫某至河北衡水,闫蹿上房顶,杨逢松紧追其后,无路可逃的闫持刀拒捕。于是,从上半夜开始,杨逢松站在凛冽的寒风中给对方做思想工作,经过三个多小时苦口婆心的劝说,闫某终于扔掉匕首,束手就擒。

揣测嫌犯心理抓获整容后凶手

杨逢松健壮胆大,而且思维缜密。路某杀人案的侦破细节,令王文华至今仍记忆犹新。

2001年11月,嫌疑人路某将当天结婚的谢某杀害,开始了长达13年的逃亡之路。

杨逢松接手这个案件后,认真仔细分析案情,从嫌疑人的人生经历分析路某出逃后可能从事的职业、藏身的地点。他分析路某犯案时是个厨师,那么他出逃后最有可能继续当厨师。

在走访期间,杨逢松曾无意中听到,嫌疑人早年工作的餐馆隔壁是一家纺织机械维修班,他跟老师熟悉,还去旁听过几堂课。

2014年5月,杨逢松查明路某潜逃到紧邻俄罗斯的一个东北小镇,但专案组搜遍了全镇大大小小所有30多家餐馆一无所获,正在人们失望地准备无功而返时,杨逢松说,“到附近的毛巾厂找!”果然不出所料,在一个毛纺厂找到了做了整容手术早已更名换姓的路某。

母亲看电视“找”儿子

在家人眼中,杨逢松总有办不完的案子。曾经有一段时间,两个月里他只在家呆了不到5个小时。

杨逢松70岁的母亲商洪祥早先养成了一个习惯,其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要看当地电视新闻。老人说,杨逢松经常侦破大案要案,常常上电视。老母亲就看电视来判断儿子又胖了还是又瘦了。

今年7月19日,宁津县柴胡店镇发生一起震动全县的强奸杀人案。那几天,杨逢松病情恶化,已连续三天滴水未进,从前来探望的同事口中听说此案后,他瞒着家人偷偷地来到单位,翻阅卷宗看案子。可是当他回家时,走到离自家楼房门口30米处,竟瘫软在地,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那也是杨逢松最后一次回到宁津县公安局。

新闻推荐

共享发展成果 建设幸福滕州 ——访市人大代表刘宗峰、邢孟航

...

宁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