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这一优势,德州市着力打造市县镇村四级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培训就业一条龙,形成上下贯通、城乡一体的劳务输送网络。“围绕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各级投入资金
目前,德州市常年在京津地区的务工人员达28万人。为放大这一优势,德州市着力打造市县镇村四级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培训就业一条龙,形成上下贯通、城乡一体的劳务输送网络。“围绕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各级投入资金已达10多亿元,建立了一主多辅的公共实训基地。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大力度优环境,夯实协同发展基础
今年3月,德州市在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启动建设西陈沟生态湿地公园,眼下已种植各类苗木3.4万株。“这个项目能提高水体自然净化能力,调节城市微气候。”该项目负责人介绍,包括湿地公园在内,该区力争3年内建成10平方公里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
融入京津冀,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近距离承接京津的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市场的同时,德州市也面临着生态“门槛”不断提高、产业承载力亟待升级等新要求。解决这些问题,营造一流环境,是深化区域间协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2016年,德州在全省率先出台环保评估负面清单,同时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就在这一年,德州市空气质量改善率、PM
2.5
改善幅度、获省生态补偿资金实现三个“全省第一”。今年一季度,德州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京津及周边“2+26”城市中跻身前十名。
优化生态环境的同时,产业承载能力也在迅速提升。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现已成为德州市承载高端资源、优质项目的重要载体。位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太阳能小镇项目前不久完成绝大部分建设任务,该项目将成为德州市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支点。而在距离太阳能小镇不远的地方,德州创新谷、应用技术研究院也相继开工。
提升“硬件”的同时,德州与京津地区的各类交流日益频繁。 2016年、2017年,德州市连续两年举办全国中职汽修大赛,并牵头成立了京津冀鲁汽车职业教育联盟。“今年下半年,新一届京津冀鲁技术交易大会在德州市召开,将进一步加深德州企业同京津地区创新资源的交流与合作。 ”市科技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新闻推荐
本报6月22日讯(记者贺莹莹通讯员刘杰)6月22日,记者从德州市供水总公司获悉,为了让市民更加便捷地缴纳水费,供水总公司开通微信缴纳水费业务。市民只需关注“德州供水”微信公众号,通过绑...
德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