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德州日报 2014-01-04 15:01 大字

201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刊文《产粮大县谁在种粮》,介绍了临邑县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促进粮食生产的经验。临邑经验符合农业发展规律,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代表了农业现代化的正确方

临邑的探索,回答了谁来种地的时代问题。临邑96万亩耕地有六分之一流转,其中,转入合作社的占36%,转入家庭农场的占7.2%,转入种植大户的占3.6%,转入龙头企业的占4.6%。虽然各项占比不均衡,有的比例还较小,但代表了一个方向,那就是耕地逐步向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回答了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下由谁来种地的问题。

临邑的实践,回答了农业生产如何提升质量的问题。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效益,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是必由之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经制约了发展。临邑通过土地流转、大户带动,逐步构筑“耕种收管”一条龙,合作社每亩节本增收470元,打造了农业生产升级版。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临邑在努力。

临邑的问题,蕴含着深化改革的着力点。临邑的种粮大户、合作组织在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比如贷款难导致的资金瓶颈,抗风险能力弱导致的盈亏难测,部分合作社管理不规范、组织性不强、服务性差等等。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矛盾是前进的动力,困难蕴含改革的导向。贷款难,呼唤普惠金融发展,推动金融改革;抗风险能力弱,呼唤农业保险更给力;合作社管理不规范,倒逼机制创新。正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改革就能取得新进展,发展就能开创新局面。

临邑的探索还不完美,但意义重大。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危、人民利益,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容动摇,只能加强,德州市是农业大市,需要向农业强市迈进。像临邑这样,认清方向、尊重规律、勇于实践,我们的“饭碗”就能端得更牢,农村就一定更美丽富足,农民就一定更有尊严。

□本报记者刘同江

新闻推荐

临邑:“组团”服务企业人才引培,临邑:“组团”服务企业人才引培

促进产业需求与高端人才双向对接

临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