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返乡回家,期盼很多疑虑不少

四川农村日报 2015-12-30 00:10 大字

经过两年人居环境治理,中江县石垭子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记者近日深入一线调查,了解到不少农民工返乡建房、居家方面的顾虑,并请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给予了解答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15年转眼逝去,2016年即将来临,对农民工朋友来说,回家的日子也越来越近。目前,网上已经可以买到除夕前的火车票了,在外打工的农民工们也开始计划起回家的行程。今年过年,家乡有啥新变化?路宽了吗?环境变整洁了吗?回家的时间越来越近,农民工朋友的心里满是憧憬。

在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提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鼓励房地产企业降低房价,公租房政策、公积金政策也都将在明年向农民工群体倾斜。在城市安家的诱惑如今越来越大,返乡的动力是否减少了?如果回乡,对家乡又有哪些期待?在记者近日的调查中,部分农民工朋友道出了心中的疑惑,省住建厅相关负责 人 则给予了回答。

今年回家想拆了旧房子再盖新房,有没有什么新的政策和管理办法?

答:明年将出台《四川省农房建设管理办法》,农村自建房将纳入监管范围。

回村盖新房,是不少农民工返乡都想做的事情,在成都打工的三台县人顾其俊也一样。“看谁家盖得高,盖得大,就知道在外面挣了多少钱。”顾其俊告诉记者,连拆旧房到盖新房再到添置家具电器,没有十万元根本办不下来。对于房屋选址、房屋质量、抗震能力等问题,顾其俊觉得应该不会出事,“这么多年,村上都是联系工匠,还没听说过谁家房子垮了。”

虽然今年还没有攒够盖新房的钱,但得知明年四川省将出台农房建设管理办法,盖新房可聘请培训合格并持证的农村建筑工匠这一消息后,顾其俊很是认可,“以前找人,只凭其口碑,到底行不行也不知道。现在好了,有了政府的专门培训,肯定要更靠谱一些。”

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明年即将出炉的 《四川省农房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把农村分散自建房纳入监管范围,从农房选址、施工等各环节加强技术监督和指导,确保农房质量,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在过去,四川乃至全国对农村建筑工匠从业技能培训和资质审核都没有强制性要求。”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办法》为全国首部农房管理地方性法规,将建立以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镇乡政府为实施主体、县级职能部门负责监督的管理机制;按省、市、县分级培训原则,目前四川省各地每年组织培训建筑工匠已有2万名,镇(乡)村管理干部1000余名。

我家是危房,但没钱改造怎么办?答:可以申请政府补助或住廉租房。

“谁家都想改造危房,可钱不够又咋整呢?”在成都打工的宣汉县贫困户向梅发出疑问。今年11月5日,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在广西召开,会上四川就相关经验做了交流发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危房改造首当其冲。”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贫困户危房量多分散,改造起来时间紧任务重。“针对农村贫困户和贫困地区的危房改造,全省将给予更精准的资金支持,确保到2020年全面完成54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

农村危房改造,钱从哪儿来?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相关规定,四川省农村危房改造以农户自筹资金为主,中央补助资金、省市县财政配套资金为辅。中央补助资金户均0.75万元—0.85万元。

对于像向梅这样缺乏自筹资金能力的农村贫困户而言,如何补足资金缺口?“答案是***。”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贫困程度、不同改造方式的农村危房改造对象,目前四川省制定了分类补助标准。其中按照现行标准,分散供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等特困农户的农村危房改造,最高可享受1.6万元/户的补助标准,能有效缓解特困村民自筹资金压力。

12月15日,记者在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采访时了解到,该村是国家级重点贫困村,2014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700元。对于危房改造,大多数村民都口袋空空。“没有能力改造危房,我们还有农村廉租房。”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对无能力改造危房或自建住房的,四川省会通过农村廉租房的形式给予保障,“廉租房建筑面积要达到人均13平方米以上,户均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可根据入住贫困户常住人口数做适当调整,但3人以上的人均面积不得超过18平方米。”

除了修建廉租房,更有效的方式是盘活现有农村闲置住房资源。根据省委农工委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四川省有120万户农村住房闲置,长达1年以上或长期无人居住的有59.4万户,其中已在城市购房的农户有23.3万户。“这部分可通过当地政府出面,通过协商租赁或回购等形式用于廉租房。”该负责人表示,政府将给予财政补贴或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增加集体资产收益等方式弥补租金差额。

村里的环境是否变整洁,垃圾还乱扔吗?

答:四川省将从2016年开始,用3年时间,集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升工程。

在记者的调查中,农村环境是否整洁,垃圾是否乱扔是农民工朋友对家乡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恶臭的露天垃圾堆放池,满是漂浮物的臭水沟,成了农民工对家乡抹不去的阴影。多年来,四川乃至全国各地农村都在为如何处理农村垃圾而苦恼。谈及原因,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认为,各地重视程度不够、治理方法简单粗放、群众动员不起来、保洁队伍和经费匮乏等是其主要原因。

12月22日,一个好消息从丹棱县梅湾村传来。当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央农办、中央文明办、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全国爱卫办等10部委在丹棱县梅湾村召开四川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会。经预备审查、第三方现场核查、综合评审,10部委认定四川省在设施设备、治理技术、保洁队伍、监管制度、资金保障等5个方面全部达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要求。四川省也因此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的省份。

通过国家验收,四川是如何做到的?这还要归功于部分试点县的努力,其中罗江县和丹棱县的治理经验已名声在外。比如,丹棱县龙鹄村就通过召开村民大会,采取公开竞标的方式确定垃圾收集和常态保洁承包人,全体村民每人每月出1元钱,建立起了村组干部、垃圾承包人、村民三方监督管理机制。据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龙鹄村组建了卫生管理小组和村民代表卫生监督小组,村组干部人人都是卫生管理员,既监督村民,又监督垃圾承包人;垃圾承包人要达到常态保洁,会主动监督村民是否按要求对垃圾分类和定点倾倒,监督村组干部有没有管理村民;村民缴纳每月1元的保洁费后,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意识,主动监督起承包人有没有及时清运,监督村组干部有没有尽责管理垃圾承包人。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何健告诉记者,四川省将从2016年开始,用3年时间,集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升工程。到2018年,提前2年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全面达到并保持在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前端减量收集率达到80%,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覆盖90%以上的村庄。

农房、耕地、村道有没有专业规划?

答:四川省已总结并推行“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微田园”的乡村规划模式。

“农房、耕地、村道这些有没有专家来给我们规划下?”对于家乡的期待,一些农民工认为村貌的改善非常重要。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全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中,乡村的规划、村貌的打造早已纳入其中。

中江县石垭子村是记者曾经多次走访过的村落。在石垭子村,新村聚居点是一个个由几户、十几户集聚成的“小社区”,散布于起伏的丘陵中。每个 “小社区”,都确保水电气等公共服务接入。中江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局局长刘建明说,当地属深丘,地形起伏大,若搞“大聚居”不利于村民出行,也会破坏当地农村特点。

除了聚居点规划,基础设施往往是农村“欠账”最多的环节。在这方面,石垭子村从通向聚居点的产业大道到村公共服务中心,村里近年完成的重要基建项目已超过10个,建设所需资金,来自各级财政支援。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连续4年,省财政每年投入20亿元,用于四川省新村“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同时建立财政投入竞争性分配机制,将每年财政投入20%作为奖励资金安排。“都根据项目进展情况考核,做得又快又好才拿得到。”刘建明说,石垭子村已连续多年拿到了“奖金”。

石垭子村的实践,在全省已上升为一种理念——宜聚则聚、宜散则散、适度聚居。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省已总结并推行“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微田园”的乡村规划模式,通过建聚居点和旧村改造相结合,既改善乡村人居条件,又体现田园风光和乡村特点。目前,四川省约有9万个村落已编制了规划,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张立峰

新闻推荐

德阳市科协为困难群众送温暖

春节临近,为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确保困难群众过一个祥和愉快的春节。日前,德阳市科协主席陈云彬、副主席何勇带领德阳市科协干部职工深入联系村——中江县元兴乡西泉村和古店乡泸...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