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坳里的特殊寻访
本报记者 刘勋
记忆里,有许多关于信仰、关于奋斗、关于奉献、关于幸福的片段,这些片段都源于一次次新闻采访。
2006年9月,我和当时的同事陈昆前往中江县的山林里,采访已故农电工林厚国的先进事迹。
和平日里的普通采访不同,这次报道的主要对象已不在世,我们只能从林厚国的家人、领导、同事以及乡亲们的讲述中,从一些林厚国生活、工作的细节中,将林厚国这个人物的形象真实地还原。
身形瘦小,略微秃顶,通过林厚国妻子张树华的描述和照片,我们对林厚国有了这样一个大概印象,但这个小个子心里却装下了83平方公里中的3000多根电杆和6000多名用户。在黄鹿,在永太,我们注意到,只要提起林厚国,人们都会用“好人”二字来评价。
林厚国好在哪里?我的采访就从这里切入。张树华带我们看了他们的寝室,我们一走进屋就愣住了,这哪里是寝室,分明就是一间办公室:一面墙上密密麻麻地挂满了各种记录台账、线路图,都是林厚国亲笔缩写;靠墙的一张桌子上整齐地码放着一摞农村安全用电方面的书籍。无意间,我们还发现了林厚国儿子写的一篇日记,字字句句都是对父亲的敬爱……正是这些细微之处,让我们对林厚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为了有更深切的感受,记者沿着林厚国曾经走过的一段巡查路线进行体验。从洪流村到双凤场镇,10多公里路程,除了崎岖山路,就是泥泞阡陌,我们用了近两个小时才艰难地走完了全程。事后,带路的林厚国两个徒弟告诉我们,这是师傅日常行走的道路中最好走的一段,也仅仅是他巡查路程中的1/20。这段体验,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林厚国是在怎样一种环境中干出如此一番业绩的。
“如果我死了,也要守着家乡,守着这些电线和电杆”,这是林厚国2006年春节期间一次加班时说的一句话,两个月后,他化作家乡的泥土,依然守护着那片光明。这句话让我们深深动容。好人林厚国,用了23年的时间,让山坳坳亮了,让乡亲们笑了。
对林厚国事迹的采访用了整整两天时间,我们是在回忆和感动中进行和完成的。这是一次特别的采访经历,于“记者”2字,我有幸能用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书写这个中江好人,并将他的无私奉献精神传递出去;于我本人,采访他人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和提升的过程,如林厚国一般的人性光辉,将成为我前进路上的一盏灯。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兰敏“兰阿姨,您好,我小学毕业了,全镇第一名,谢谢您对我的帮助、关心,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考出更好的成绩!”“兰阿姨,我在悦来镇中学里适应得很好,这学期考了全年级第二,祝您工作顺利!”……这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