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绵竹市清平乡新农村综合体建管观察背景年月特大山洪泥

四川日报 2012-07-09 18:24 大字

——绵竹市清平乡新农村综合体建管观察

背景

2010年9月,“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主要发生地之一的绵竹市清平乡,结束应急救灾阶段,转向家园重建。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综合体试点乡”,清平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有序推进。2012年,随着受灾群众顺利入住新农村综合体,新问题也接踵而来,以乡域统筹为前提,充分打破行政村界限的综合体,管理如何跟上?清平不断探索,再度提供新的样本经验。

端午节期间,绵竹市清平乡的“守夜人”们没有休息,他们与20余名地质监测员一道紧张工作——正是清平多雨时节,要百分之百监测到位,确保不出险情。这些“守夜人”,正是清平乡党员干部。

今年以来,清平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有序推进,随着受灾群众陆续入住新居,清平乡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新农村综合体。他们运用“群防群治”这个经验,细致入微做管理和服务,让群众住得安心、舒心、放心。

□本报记者 冉倩婷 张红霞

群众参与建房全部环节

在“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受灾的590余户清平乡农户,多数选择住在紧邻场镇的蔺家坎安置点,与百米之外、由江苏省江阴县援建的“幸福家园”小区共同组成银杏社区。

银杏社区按照地势高低不同,分为一、二、三台地,26栋居民楼分别坐落在三个台地。“骑摩托车的人多,小区没有停放的地方,应该修个停车房。”村民王强等提出建议。提议落实得很快,没几天,一个停车房就修好了。

群众参与,共建共享——这个模式成为清平建设新农村综合体的主线。

不论是在应急安置阶段还是在农房重建阶段,民意都得到充分尊重。2011年1月,安置楼房确定每栋入住8户人家,由选择统规自建的住户自由组合,当月以抓阄的方式确定了各“组合”的地块及楼栋位置,并进行公证。除绵竹市重建办监管、本乡专门聘请监理公司外,每栋的8户住户还成立了建房委员会,推举出1至2个负责人,全程监管房屋修建,王强就是13栋的监管人之一。

当月,农村灾后重建建筑质量培训班开办,对监管人、乡村干部等上百人进行专门培训,涉及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等方面知识。此后,清平乡政府向各个建房委员会推荐施工队伍,由各委员会按照其业绩和专业资质进行挑选,价格也由建房委员会负责谈判。结果,按照市价建筑成本应为1170元/平方米,经谈判降为850元。由于监督到位,安置点楼房质量过硬。

入住时,有村民表示对“公摊面积”不理解,清平乡召集每家每户开专题会,讲解公摊面积的成因、计算方式,再由住户自己实际测量。最终,大家交齐了公摊费用,今年春节前后全部入住。

“一村两治”贴身服务

“清平乡5个行政村,多以姓氏为纽带集合形成,全乡5个村均有村民入住银杏社区。”清平乡乡长陈军说,以乡域统筹为前提、充分打破行政村界限的新农村综合体,对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基于此,银杏社区开始探索实施居住和户籍管理既分离又关联的模式,即村民户籍不变、承包经营土地不变、相应权属不变,均由户口所在行政村实施管理;生活居住接受银杏社区居委会管理,承担社区清洁、治安巡逻、维护公物等义务。为增加农民就业和维持社区正常运转,乡政府以财政购买方式安排社区物业管理公益岗位,社区的水、电、公共设施等费用由公共财政解决,使新型农村社区“有人管,有钱管”。

目前,清平乡已探索形成社中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的网格化管理模式。“网”指三个台地,每个台地指派专人负责大小事务;“格”是每栋居民楼;“格中有人”是由每栋楼住户推选出一个楼栋长,负责8户人家的具体事务。

为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问题,绵竹市人社局就业中心与银杏社区服务中心联网,服务中心电子屏滚动显示招工信息,提供给群众选择。社区对妇女进行刺绣等技能培训,并通过香港理工大学和四川大学在清平联合成立的社工站,向外推销绣品。社区还协调绵竹金融机构,为想创业的百姓发放小额贷款,进行相关技能培训。

党员干部带头复垦宅基地

见到杨永庆时,他正坐在银杏社区服务中心办公桌前,忙着打电话协调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他是二台地的“台长”,但是处理的不只是二台地的事务。“不论谁打来电话,我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解决,否则要追究责任。”

杨永庆的另一个身份,是银杏社区党支部成员。随着社区居民陆续入住,2011年12月18日,银杏社区党支部成立,18名党员通过支部设立的政策宣传岗、就业指导岗、公益服务岗等13个党员示范岗,在各个方面起示范带头作用。

“最难的莫过于劝社区居民进行宅基地复垦。”杨永庆说。根据规定,居民享受重建安置补贴政策后,原宅基地要复垦,一些住户舍不得,社区党支部成员就发挥带头作用,首先复垦自家的宅基地。“再去做工作,就说得通了。”

今年5月以来,清平乡要求机关干部和村组干部进一步沉下心来,做到家家必走,户户必入,向群众介绍清平重建情况,询问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做好记录。对合理的诉求要及时想办法解决,对其他诉求要做好解释工作。

清平乡党委制定了 “挂包帮”工作方案,对特别困难的家庭进行一对一帮扶。

如今,走在清平乡场镇上,不时会听到高亢嘹亮的歌声。与村民交谈,他们会发自内心地说:“现在的清平建得真好。”

新闻推荐

提升幸福度 绵竹撑起民生伞

走进绵竹市东北镇敬老院,整洁的院落中,老人们漫步健身、谈天说笑。“如今我们享福喽,住得好、吃得饱、穿得暖,生病还有人管!”入冬渐冷,敬老院里却维持着一股“幸福热度”。这是绵竹打造民生工程的一个...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