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今年“双抢”用水不愁 全市提早“关秧门”

德阳晚报 2012-06-08 23:26 大字

2版

经历一番热火朝天的抢收抢种后,目前全市农业“双抢”工作已接近尾声。今年“双抢”用水天公作美,在农业生产大量用水时期降雨量增加,再加上人民渠输水,以及自身加强蓄水,整个大春期间,全市农业供水都有保证。

今年全市计划栽插水稻面积176.03万亩,实泡169.63万亩,栽秧166.09万亩,分别占计划的96%和94%。截至5月底,全市蓄水1.74亿万立方米,与往年同期相比增加1500万立方米。由于农业用水有保证,整个“双抢”期间全市没有发生一起用水纠纷,今年比往年提早了10天“关秧门”。

文/图 本报记者 孔季虹 通讯员 赵清

往年田等水如今水等田

6月4日上午,绵竹市孝德镇金星村8组的文顺凤走出家门,来到几米外的一条沟渠边,看着渠里顺畅的流水,心情无比舒畅。文顺凤今年近70岁,和丈夫栽种了3亩多秧田。“双抢”期间,老两口利用农机收获了油菜籽、小麦,然后起早贪黑地栽种下了水稻和玉米,在6天前结束了“双抢”。“要说今年的‘双抢\’,比往年都轻松,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不愁用水。” 文顺凤对记着说,“现在村子里大大小小的各种渠道相互连接,渠道里的水没断过,完全满足我们的生产需要。”

回想起往年的“双抢”,抢水成了文顺凤的主要记忆,“那时一到‘双抢\’大家都紧张,因为农时不等人,必须抓紧时间栽种,但是水却总是不够用,村上只好专门安排人彻夜守水,但村民间还是常常发生矛盾和纠纷。直到这两年,情况才好一些。”“往年是田等水,由于水量小,灌溉一亩地要20多个小时,今年是水等田,半天时间就灌溉满了。” 文顺凤笑着说,由于不必抢水,村民间也就没有发生纠纷,大家还互帮互助,一同“双抢”。

当地村干部介绍说,文顺凤家门口的这条人民渠27支渠是2011年重修的,为沿线农田灌溉发挥了大作用。每天不用在渠道边彻夜守水,就让他们感到今年“双抢”比往年轻松多了。

记者来到“双抢”前刚竣工不久的射水河官堰拦河工程,湍急的水流从坝体上倾泻而下。这里原是一条土堰埂,被2010年的“8·13”洪水冲垮。该工程于2011年12月开建,长度达85米,高7.5米,投资316万元,灌溉了下游孝德镇斗丰村、新市镇范存村的5000多亩农田。

绵竹市水务局副局长付龙金告诉记者,今年“双抢”他们首先在“早”字上下工夫,从大春备耕开始,就加强渠道、河沟的疏通和整修,在原有2800多口基层井的基础上,又新建了104口。其次,在“调”字上下工夫,做好用水协调工作,确保旱片死角满栽满插。“我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21个大水库在大春前就蓄水以待,总蓄水量达到1235万立方米。” 

绵竹市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水权集中,按计划用水”的原则,积极推行“科学调度,错峰用水”,做到上、中、下游均衡受益。据悉,绵竹市泡田栽秧工作于5月31日顺利结束,完成栽插任务30.3万亩,实现了满栽满插。

措施得力促进秧田喝饱饮足

进入5月以来,德阳水务系统积极落实措施,加快推进大春泡栽工作。市水务局局长许飞地带队在田间地头巡查,并组织成立春灌用水服务队,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全市各级水务部门早抓渠系整治,有效节省输水时间;早抓工程蓄水,利用秋季和春灌之前时段充蓄人民渠来水;早抓水量衔接,在3月份春灌用水前就及时与人民渠一处、二处取得联系,争取支持,按照输水计划编制春灌输水预案,对春灌用水做到心中有数。

全市对人民渠来水、民堰水、机井水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保障泡栽进度。在用水高峰之前,市水务局就组织召开全市用水工作会,要求各县(市、区)做好团结用水,上游体谅下游,下游理解上游,保障正常用水秩序。水务、农业等部门相互配合,相互通报小春收割和大春泡栽情况,做到收一块、泡一块、栽一块,避免水的浪费。针对德阳市农业用水对人民渠来水依赖性较大,抓住绵竹市红岩渠灌区、什邡前进渠灌区等重点,抢收抢泡。同时突破什邡黄天坝、广汉金鱼镇、中江南山镇等用水难点,合理安排用水调度,打好用水时间差。市水务部门每天收集人民渠来水情况,每周收集蓄水情况及收割、泡田栽秧进度,及时向领导传递汇报,并通过召开春灌工作会议和电视、广播等媒体向镇村干部和灌区群众宣传春灌用水知识和信息,在灌区形成“团结用水、和谐用水、科学用水”的良好氛围。

新闻推荐

百亩荷塘莲藕香

邓国华正抓紧时间给莲藕施肥。2版在绵竹市土门镇三合村莲藕种植基地里,放眼望去,一大片绿色的莲叶和鲜艳的荷花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上百亩近两公里的荷叶连...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