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进校园路有多远
2007年,借中央《亿万学生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仁和区教育局创新方式推出课间操评选,平地中心校的“笛脚畅想”、“金沙笛舞”以及啊喇中心校的“傈笙韵舞”脱颖而出。
6年来,本土文化与校园对接的模式已在4所乡镇小学推开,通过汲取、照搬、移植等手段,使校园成为本土文化重要的传承地。目前,“一乡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社一特色”的文化战略通过校园开始落地、生长、开花……这一模式能否在更多的学校推广?
□本报记者 梁波 文/图
“没想到,在这样一个偏远的乡镇小学,还有如此新颖、灵动的课间操。”2011年12月,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在看到平地镇中心小学校调研时,看完学校的大课间操后感慨万分。
让人称道的课间操发源于2006年。当时,平地镇中心小学校一名老师搞课题研究,大胆提出能否吸取本地里泼彝族特有的舞蹈和音乐,创编少儿舞蹈和课间操。这个想法一提出便得到学校认可并付诸实践,彝族少儿韵律操《笛脚畅想》和校园民族集体舞《金沙彝笛》随即诞生。
此后,一场立足本土文化特色,以各乡镇民族特色舞蹈、音乐为母本的校园大课间操改革在仁和区各乡镇小学拉开。
历经6年的推广,如今平地镇中心小学的“笛脚畅想”、“金沙彝笛”;啊喇乡中心小学的“傈笙韵舞”;大田镇中心小学的“板凳龙舞”;大龙潭乡中心小学的“苴却砚雕刻兴趣班”等有着本土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新载体,为本土文化传承和丰富区域文化阵地找到了一条重要的路径。
印象
印象一:
每天上午10点,啊喇乡中心小学的大课间操准时开始。穿花、转圈、对舞、打跳……700多名孩子都会集体合跳傈僳操——傈笙韵舞。因音乐轻快、韵律优美,附近村民常在校外驻足观看。
“这套操体现了傈僳族集体劳动的场面,其动作以各种模拟姿态,细致地表现人们挖地、锄草、收获归仓、喜庆丰收的热闹场景,体现了傈僳族火热的生活、生产场面。”
30岁的周洁,是学校德育处的老师。作为傈僳操的主创人员之一,她告诉记者,这套操的主要动作都来自啊喇乡营盘山的傈僳族传统舞蹈动作。
当初,从营盘山上下来的傈僳族女艺人专程到学校教老师跳傈僳舞蹈,在一周之内,编好的舞蹈普及到全校。
2008年,仁和区教育局举办的首届“第一操”课间操比赛上,啊喇中心校在全区的农村小学名列前茅。
如今,许多来学校开会的家长都欣喜地发现,孩子们的课间操很好看,音乐很好听。
印象二:
平地镇中心小学音乐教室前有一片小树林,每天放学或每周星期三下午,这里会异常的热闹。热爱音乐的孩子们都会聚到这里,拉二胡、吹竹笛、弹三弦,各式各样的乐器在小树林里形成美妙的混响。
在彝族少儿韵律操《笛脚畅想》和校园民族集体舞《金沙彝笛》的推广下,以迤沙拉里泼彝族文化元素为主导,平地中心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全校设有13个校园兴趣班,其中的民歌、民舞、竹笛、二胡、三弦、刺绣、绘画、剪纸等8个兴趣班,学的都是里泼彝族的传统文化艺术。与此同时,学校还出了两本校本教材,《里泼之源》、《里泼之韵》,内容是里泼彝族的历史和音乐。
平地镇中心小学校长刘其祥告诉记者:“这些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侵蚀,我们的本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作为一个民族地区的乡镇完小,我觉得,我们学校不光要教学生书本知识,还应该成为地方文化的传承者和引领者,要让孩子们唱家乡的歌、跳家乡的舞、画家乡的美,从而激发出对家乡的爱。”
印象三:
“我没有想到,苴却砚能卖这么高的价钱,太神奇了。”一位大龙潭乡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2008年3月,大龙潭中心小学申报的课题《苴却石工艺品制作在民族小学高年级实践与创新课中的渗透研究》正式实施。大龙潭中心小学老师王应荣作为课题的实施主持者,在全校选了五六年级两个班进行试点。
在学校的兴趣活动课上,王应荣从苴却石的资源讲起,一直到苴却砚的历史、现状、鉴赏、市场行情,让很多学生对家乡的苴却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便于让学生了解到更直观的苴却砚信息,王应荣带领兴趣班的学生,走访了大龙潭乡的多个苴却砚厂,进行苴却砚制作流程的观摩、学习。
王应荣说,班里已有悟性好的学生开始学习基本的雕刻技艺;有些绘画基础好的学生,还在搞苴却砚的图案设计。
喜忧
传承之喜:
乡镇小学传承本土文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基础。啊喇乡中心小学德育处的周洁老师说:“这里的学生大多都是彝族或傈僳族,本生就能歌善舞,随便什么时候,只要给一段音乐,他们马上就能翩翩起舞。”
12岁的周德洪是啊喇乡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学校学了傈笙韵舞之后,他感觉这套操的动作简单,旋律优美,所以回到彝族村寨,当时的“小老师”,开始教村里没有上学的小朋友跳。如今,村里的很多大人、孩子都会跳傈僳族的舞蹈。
55岁的民间艺人起朝华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平地中心小学校的生活老师,另一个是迤沙拉村谈经古乐队的骨干队员。从2007年开始,起朝华成了大忙人,学校倡导本土文化传承,在全校开展的“唱家乡的歌、跳家乡的舞、画家乡的美”活动中,他担任了三弦等多个兴趣班的指导老师。5年多时间,起朝华已经带出了大约1000个学生。
看着众多学生爱上了谈经古乐,校园里四处流淌着里泼彝族的歌谣、舞蹈、音乐,起朝华心里无比的喜悦。对于传承本土文化,起朝华有自己的思考:“学谈经古乐的乐器没有七八年功夫是不行的,现在学校里学三弦的都是四年级以上的高年级学生,有些五、六年级的学生刚刚入门就毕业了,如果不延续,所学的东西、所花的时间就白白浪费了。所以我觉得,既然我们要重视本土文化传承,就要在政策上鼓励、在机制上完善、在形式上深入,为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67岁的倪方泽是大龙潭苴却砚协会的会长,对苴却砚产业的发展,他做过很多思考。“原来我们这里办厂,请的都是外地的雕工,有些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要让这么好的自然资源造福一方,那么,苴却砚的雕刻就要从娃娃抓起。”
自从大龙潭中心小学有了苴却砚兴趣班后,倪方泽多次主动邀请王应荣老师带孩子们到苴却砚厂参观、学习。一有空,砚石鉴赏功底深厚的他还免费给孩子们上课。
最近,王应荣有了一件开心的事,由他主持编写的《家乡的苴却石》、《家乡的苴却砚》两本书稿已被确定为校本教材。
传承之忧:
虽然平地中心小学校正在大力推广里泼文化,但起朝华仍有忧虑:“谈经古乐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曾让我们享受过无穷的生活乐趣。那时候生活困难,我们弹的三弦都有大中小三种,最小的三弦可以在被窝里弹、在棉衣里弹,声音非常好听。现在生活好了,人们反而没有了原来的乐趣,很多人都忙着挣钱,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谁都没心思来学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唉!”
起朝华的一声叹息背后,是一个民间艺人面对无人学艺的孤独感和加紧民间艺术传承、保护的紧迫感。
起朝华讲,55岁的他现在是迤沙拉谈经古乐队里是最年轻的人,很多拥有谈经古乐绝学的老人都已七八十岁了。“如果老人们不在世了,很多东西也许就会失传了。”
平地中心小学老师毛崇亮同样感到忧虑,作为学校二胡兴趣组的指导老师。他坦言:“传承不能光有一个形式,要真正起到作用。资金缺乏是现在面临的比较严重的问题。我们学校有20多个孩子学二胡,但课时短,二胡只有7把,有时候一堂课下来,不少学生连二胡都没摸到,好不容易引发的兴趣,很容易就消失。”
令王应荣感到很纠结的是,《家乡的苴却石》《家乡的苴却砚》两本校本教材已经出来很长一段时间了,但因为经费等多种原因,至今仍不能普及到每一个学生的手上。
“虽然现在对本土文化的传承提的很多,但在很多人的眼里,书本知识还是第一位的,语文、数学等考分是第一位的。有没有既让学生学到学科知识,又能很好地传承本土文化的办法呢?”
路径
路径一:科研立项,课题推进
一位仁和区职能部门的官员向记者透露,仁和区乡镇校园风行本土文化元素主要是契合了三个需要:一是仁和区文化战略发展的需要;二是民族地区人民对本民族文化延续的需要;三是乡镇校园文化活动多元化的需要。
有了这三个需要,仁和乡镇校园的本土文化传承犹如待发之箭、拍岸之浪,只需等待一个目标、一个渠道就可激射、奔涌而出。这个目标、渠道在2007年出现了,就是中央的7号文件。
2007年,中央的7号文件提出亿万学生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借这个机会,仁和区教育局推出了“仁和第一操”的课间操评选,平地中心校的“笛脚畅想”、“金沙笛舞”以及啊喇中心校的“傈笙韵舞”脱颖而出。
周洁回忆:“那一年我们学校获得的奖项不是很高,但在整个仁和区的农村小学来看,已经是非常好的成绩了。”
仁和区教育局副局长胡复鹏告诉记者,区教育局这些年一直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非常重视,主要路径就是科研立项,课题推进。
在2007年前后,仁和区乡镇小学有多个课题先后立项,其中平地中心小学的《里泼民俗文化开发与民族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研究》于2005年开始申报,2006年实施,“笛脚畅想”、“金沙笛舞”均是这一项目的成果。
这个于2009年结题的教学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进步二等奖和省级社会科学进步一等奖,由此带动了一大批的老师和学生。
继而,大龙潭中心小学的《苴却石工艺品制作在民族小学高年级实践与创新课中的渗透研究》、平地中心小学的《里泼谈经古乐的学习传承与地方文化建设发展研究》等课题也随即立项。
在科研立项、课题推进的过程中,仁和各乡镇小学对辖区内的民俗文化进行梳理、筛选、审定,将成形的东西纳入到校本教材管理,将民族文化的舞蹈、乐器进行校园推广,大课间操就是一个重要的载体。
胡复鹏告诉记者,为了提升传承的质量,区教育局经常联系市里文艺团体的专家到学校进行调研、指导,对学校的文化活动给予技术支撑。同时,区教育局还从各方面筹措资金,支持文化传承活动的开展。仅2011年,仁和区教育局投入各乡镇学校的文化建设资金就达150万元。
路径二:“挖掘”与“推动”相结合的传承
建设和发展什么样的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未来。
仁和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何松林表示,近年来,仁和区一直在推进“一乡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社一特色”的文化战略构架,对本土文化进行了挖掘和整理,从迤沙拉的谈经古乐到羊皮鼓、啊喇乡的傈僳谣。“品牌和特色怎样才能落地,怎样才能开花结果?我们认为,支持本土特色文化进校园,是一条非常合适的传承路径。”
仁和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及所属的区文化馆,在全区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校园活动,既为学生们亲密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阵地,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储备了人才。
目前,仁和区乡镇小学的本土文化传承态势依然强劲,平地中心小学的“彝族烟盒舞”、大田中心小学的“板凳龙舞”也正在以各自的演练、推广速度走进公众视野。
新闻推荐
“八一”建军节前夕,仁和区各级党政、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纷纷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向人民子弟兵表达节日的祝福。图为7月27日,大龙潭乡党委、政府将羊肉等慰问品送到区人武部。(杜利专摄)...
渠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渠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