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翰墨 追本求源 ——记当代农民书法家夏锡涛
[摘要] 研磨翰墨 追本求源 记当代农民书法家夏锡涛
□陶家明/文
夏锡涛,字墨人,一九五二年四月出生,天长市杨村镇人,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王志安工作室书画本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滁州市刻字委员会副主任,天长市印社理事,天长市沂杨书画协会主席。
他出身书香之家,青少年时代爱好广泛,通音律,钟情书法绘画,一手胡琴十分娴熟,功法、指法十分到位,尤其是天长地方剧种“扬剧”拉得悦耳动听,令知音仰慕不已。他面目俊秀、风流倜傥,与人交谈出口不俗,非常谦和,令年青朋友羡慕赞叹。
他爱好诗书画印,在书法传统上下过苦功,一开始临摹颜真卿、柳公权楷书,继而再学王羲之、赵孟頫、董其昌,取得了基本功以后再学魏碑,后来又学习启功的书风,他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难分真伪,大字对联能透出启功大师的大气神韵。
锡涛先生重视传统,他常说:搞书法艺术,你再聪明再有天分,如不从传统入手,胡乱涂鸦,你的作品要想成气候,要想登大雅之堂,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脱离了传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年青时代,他家贫困,白天劳动,晚上常挑灯苦练,劳动休息时他常以大地作纸,清水作墨,他苦练书法的坚定信心令常人难以想象,令同仁刮目相看。人们常说:夏锡涛练书法就像走火入魔,因为优良的书法传统艺术已深深地融化在他的书法血液之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期的临摹学习,逐步掌握了传统的书法要领,有了基本功力,他开始在艺术上不断创新、不断升华,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书法风格,每次书展观者不看款印即能认出他的独特书体。他常在书友笔会上临场发挥,因他的基本功力扎实,又能遵循法度,挥洒自如,写出的作品有较强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愉悦和快乐享受。纵观他的书法作品,大气磅礴,凤舞鸾翔,如三春杨柳迎风招展,如百花吐艳气象万千,令人如饮美酒而陶醉,如赏美景而忘归。
锡涛先生腹有诗书,喜作联对,诗文兼善,令人仰慕。2000年春天他作为安徽省诗词学会代表团成员赴北京参加新千年中华诗词研讨会,在大会上发言,出口成章,语惊四座,发言结束,吟诗一首:
大地春回万物苏,诗朋吟友会京都;
吾为鹦鹉学言辈,恳请方家赐玉珠。
天长诗坛前辈姚远先生七十寿展,他作诗奉和:
一言九鼎世称奇,风雨千秋逸遐思;
才子窗前弄花笔,丽人阁上叹君痴;
功名利禄隐灾祸,坦荡胸怀吟小诗;
白雪阳春陶雅趣,高山流水有新知。
他喜作联对,特别是作挽联,是他的拿手好戏,只要对方道出逝者的年龄、性别、身份、地位,沉悟片刻,得心应手的句子随手拈来,上下联平仄韵称,内容十分恰当,书法又很流畅,使观者大为称道。
天长市沂杨书画协会,这支由农民为主体,活跃在杨村全镇以及天长城乡的农民书画队伍得到了杨村镇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作为领军人物的夏锡涛在杨村镇文化站的协助下,每年都要举办几次书画展,有时还举办大型书展。天长市委、市宣传部给予高度重视,市委领导以及天长知名书画家亲临现场,观看书展,高度评价,赞扬鼓励。安徽电视台、新安夜空、天长电视台记者多次现场采访、拍摄,并在天长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向全市播放。对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维护农村的安定团结,起着重要的作有和。
年过花甲的夏锡涛笔耕不辍,今年秋天由他主编的“杨村诗书画”首刊已经发行,其内容主要有短文、诗歌、书画、印刻等,并且图文并茂,大部分作品来自农民之手。作品讴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好政策,农村新气象,部分作品带有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绽放泥土的芳香,第二期已在约稿,近期即将出版。
夏锡涛担任两个学校少年宫书法班的指导老师,在大通小学授课时,我曾去听过几节课,他对那些刚启蒙学习软笔书法的小学生,一笔一画地耐心辅导,循循教化,对学生的书写要求严格,鼓励亲切,在课堂上他那充沛的精气神,满满地正能量,溢透着每个小学生的幼小心灵。
大通小学于2015年底举办“翰墨迎春”收画展,少年宫学员的优秀作品,受到了参观者的一致好评。
每年暑假举办中小学生书画辅导班,他教出的学生很多人在省地级书画比赛中获奖,有的还获得了一等奖。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几十年如一日,执着坚持,成绩斐然,中国书协主办,山东省书协协办,中国“福寿”大赛中获三等奖,并编入“福寿”书画大典,由中国书协主办,安徽省书协协办“农民画 画农民”获双优奖,其作品被安徽省博物馆收藏,并被编入书画作品集。由中国诗词学会主办,新千年书画笔会在北京举行,他获二等奖,其书画作品被多家收藏。
夏锡涛苦练书画艺术,并传承着下一代,为培育后昆,弘扬社会正能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着自己一切。相信他在新的征途中,永不停步,开辟新天地,作出新成绩,攀登新高峰。
▲富贵有余
新闻推荐
秦栏镇强化城镇综合整治
天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