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五年筑梦,民生实事点亮幸福生活

皖东晨刊 2016-09-20 00:00 大字

[摘要]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民生工程不断推进、百姓生活逐渐改善

一项项与时俱进的城市建设、交通路网等工程全面推进,一座座功能完善的幼儿园、卫生院、敬老院拔地而起,一个个景色优美的公园、长廊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五年来,一件件民生工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在变、生活在变、环境在变,滁州百姓正切身感受着家乡的变化,体会着幸福的喜悦。

这五年,

民生水平显著改善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近几年,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旗帜鲜明地提出:民生为本,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切实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增进群众福祉。

“十二五”期间,全市民生支出累计超千亿元,年均增长21.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24168元、10070元,年均增长12.3%、14.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1.5个百分点,新增城镇就业44万人,农村转移就业48万人,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新农合大病保险和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累计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61.9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4.5万套,改造棚户区9.4万户,农村危房6.4万户,安置上岸渔民3403户。困难弱势群体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分别提高114%和132%,五年脱贫8.3万人、帮扶困难职工5.4万人次。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程度持续提高,现代职业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城市医疗体,县域医共体惠及城乡居民。全面二孩政策稳步实施,人口计生工作连续四年获省政府表扬。

这五年,

民生工程遍地开花

走进滁州,放眼望去,一个个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城乡道路、一座座功能完善的学校教室、一处处盛世和谐的锦绣画卷……“十二五”期间,滁州市坚持将33项民生工程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逐步推动、带动和促进其他民生问题的解决,民生工程项目遍地开花,累计实施民生工程项目47项,投入资金284亿元,惠及了滁州城乡居民,一项项“民生套餐”还使得群众“生活难、看病难、上学难、出行难、住房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危房改造和清洁工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五年来,民生工程项目急百姓之所急,完成的项目退出历史舞台,新增的项目满足百姓期待,继续的项目不断快速推进。“政府的政策真好!要不是有民生工程的这些项目,别说我治病了,家里生活都是个问题!”家住天长市万寿镇的村民董玉海在2012年查出患有食道癌,他的妻子也常年患病,家中一贫如洗,在民生工程的项目实施中,他得以报销了95%以上的医药费,并且申请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大大改善了家里的生活。像他这样得益于民生工程的普通百姓还有很多,滁州百姓正一天天实现着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滁城城南新区新建的滁州一院。

这五年,

惠民实事 温暖人心

美丽乡村的新风扑面而来,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生活变好了,百姓对于未来的期许,也越来越清晰。闲暇之余,想去图书馆看看书;亲近自然,最好有个植物园;说走就走,客运站就在家门口;做小生意,不用去外地进货……2015年,滁州市委、市政府再次抛出民生福利,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遵照市委五届九次全会要求,今后每年市政府向市民承诺,为市民办好十件实事”的一段话,开启了滁州为民办十件实事的新承诺,倾注着市委、市政府对滁州发展的期盼,对民生福祉的关心。

经过一年的高位推进,2015年度开工建设滁州市图书馆、加快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完善滁城城南新区生活配套设施、实施滁城内城河改造一期工程等十件实事全面开花,2016年,滁州中合民生农产品批发市场投入运营、迁建改造4个农贸市场、建设市植物园、建设城北客运站、加强滁城养犬管理、实施南谯路畅通工程等十件实事正在火热进行,“美丽滁州”的美好篇章正在一桩桩、一件件的实事中奏响。(记者吕静远)

滁城污水处理厂。

凤阳县临淮镇居民新区。

定远县藕塘镇新农村。

本版图片由记者王家国计成军摄

新闻推荐

天长市全面完成新型农民培训工作

晨刊讯自今年3月份启动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工作以来,天长市高度重视,采取分类型、分专业、分阶段、参与式、重实训、强服务的培训方式,狠抓落实,达到了培训时间达标,培训课程设置合理,培训过程规范和...

天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长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