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里的“结”,唯有爱能解开
[摘要]滁城一名17岁少女,爬上30层楼顶欲自杀,幸被及时平安救下,心理专家表示
日前,滁城17岁少女妙妙(化名),因学习和家人发生纠纷,一时冲动爬上30层楼顶十多米高的机房上。让众人提心吊胆的是,一旦妙妙失足坠落,后果不堪设想。危急时刻,辖区南谯公安分局组织民警展开救援,市公安局一位女心理咨询师也赶到现场对妙妙进行心理疏导。令大家欣慰的是,在众人的不懈劝说和耐心疏导下,大约4个小时后,妙妙终于被平安救下。事实上,无论在滁州还是外地,青少年因学业压力大等原因,产生轻生念头已经不是个例。
花季女孩30层楼顶轻生, 情绪不稳拒绝营救
6月24日下午15时许,滁城泰鑫城市星座1栋30层楼顶的机房平台上,不知何时坐着一个年轻女孩。有人看到险情,发现女孩神情木然,遂立即拨打110报警求助。
“30层的楼顶平台上,建有一个十多米高的机房”,民警回忆现场情形时称,“一个女孩就坐在机房的边沿,旁边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她一直在不停地哭泣,身体随之不停晃动”,“一旦失足摔下,极有可能摔到约百米高的楼下,后果不堪设想”。
民警对现场调查发现,通往机房楼顶只有一个外挂爬梯,加上女孩情绪抵触不愿配合,救援工作十分困难。“我们尝试多种方法与女孩沟通,但是她的情绪极不稳定,根本不愿与我们有任何交流”,民警告诉记者,“救援人员试图通过楼梯爬上机房,但她马上做出过激反应,站在边沿走来走去,让我们冷汗直冒,只得暂停救援”。
女心理咨询师抓住机会, 四小时后平安救人
消防官兵很快赶到现场,紧急安装充气防护垫,并设法靠近女孩伺机营救;派出所借来被褥等物品,将机房周边突出的钢结构外架进行包裹;民警在机房旁边的电梯井上,搭上床板,做好防护,防止女孩坠落。
同时,辖区派出所一名女民警站在楼顶,对机房平台上的女孩大声喊话,耐心安慰其情绪。随后,市公安局教育训练支队心理咨询师钱娅闻讯赶到现场,鼓励女孩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放弃轻生错误念头。在大家的积极劝说下,女孩情绪渐渐平复,慢慢离开楼边位置,并表示可以通过写纸条的方式与民警沟通。
当时天空下着大雨,心理咨询师钱娅表示要给女孩送伞。在得到女孩同意的情况下,钱娅拿着伞爬上机房顶端。钱娅递上雨伞,耐心和女孩聊天,趁其不备一把将其牢牢抓住。与此同时,两名消防队员及时爬上屋顶,合力将女孩稳住。
19时许,在众人连续4个多小时的努力下,女孩终于平安得救。
面对频发的青少年轻生事件,心理学研究人员建议
剥离“附加因素”,孩子需要“纯粹的爱”
十多岁恰如鲜花一般的年龄,一些尚在青春期的孩子,却因各种外在压力和内心迷茫的双重作用,最终产生放弃生命的念头甚至付诸于行动。仅仅以滁州市为例,近些年以来,花季少年选择极端方式放弃生命的不幸事件一再发生,这令人痛心不已。
心理专家认为,青少年在考试、升学、就业、交友、恋爱等诸多人生选择中,经常性地遭遇各种挫折,这是正常现象;然而这时,失望、痛苦、悲伤、悔恨、激愤等负面情绪更容易爆发,如果孩子难以走出内心危机,往往会产生轻生等极端念头。
高中生因压力大想轻生, 生命教育不可欠缺
记者从清流派出所获悉,轻生女孩妙妙年仅17岁,是滁州市某中学的高二学生,平时学习压力较大,且对父母的教育方式有些抵触。当天上午,妙妙因琐事和父亲发生争吵之后,一时糊涂产生轻生念头,于是爬上泰鑫城市星座1栋30层楼顶的机房平台上,试图以跳楼的极端方式“寻求解脱”。
得知事情缘由,民警联系上妙妙的父母和学校老师。在父母、老师和民警的耐心劝解开导下,妙妙渐渐对其莽撞行为后悔不已,最终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事实上,无论在滁州还是在外地,孩子因为学业压力大而产生轻生念头的案例,已经不是个案。此类悲剧一旦发生,备受谴责的往往是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失当。
加强对孩子的“生命教育”,就要想方设法让他们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学会以积极和健康的态度面对生活,并通过对生命的珍爱、体验和分享,实现每个生命的最大价值。(记者包增光)
青春的烦恼
轻生事件频发
2014年10月29日上午,明光市某单位门口突然聚集40多人,口口声声“讨个说法”。原来在10月27日凌晨,明光市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小明(化名),突然跳楼自杀身亡。同年4月3日晚上19时许,滁城一名六年级小学生李利(化名)在留下一纸遗书后,从16楼坠下,后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身亡。其母亲在李利的书桌上,发现一张写着“我不喜欢上学”、“特别是语文”等字样的字条。
依然是2014年,5月27日中午,天长市某中学初三年级女生小玲(化名)因闹情绪,写了一张“我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父母,我不读书了”的纸条,托同学转交给了班主任朱长海老师,准备离家出走。当天晚上22时30分许,朱长海老师来到小玲家中对其耐心开导,不料小玲突然爬上窗户欲跳窗自杀。千钧一发之际,朱长海快步上前从身后拉住小玲,哪知道双双从三楼坠下。最终,小玲受伤,而朱长海老师英勇牺牲。
今年3月,南谯区乌衣镇某小区14岁少女娜娜(化名),因琐事与母亲言语不和,突然钻进卫生间反锁上门,又爬上窗户钻到阳台,流露出轻生的念头。危急关头,乌衣派出所民警果断行动,将这名轻生少女救下。
敏感的心灵
需要纯粹的爱
“有个中学生在向我求助时承认,他曾研究过100多种死法,还好最终均未实施”,昨天上午,滁州市一名心理学研究人员徐老师告诉记者,“青少年自杀现象,不仅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更是社会学、心理学、教育界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花样的年龄,缤纷的青春,年轻生命的自我终结,真得让人痛心不已”。
青少年时期,正是身心发展的剧烈时期,此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且面临考试、升学、就业、交友、恋爱等诸多人生选择。如果身心矛盾、心理欲求无法调和,一些孩子常常感受到失望、痛苦、悲伤、悔恨、激愤,也会产生严重的挫折感和不满足感。孩子的心理不太成熟、情绪波动特别大,还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和技巧,少数人还会出现心理问题的“危机期”,自杀企图更是心理危机的一种突出表现。
“面对这种状况,孩子们迫切需要的,往往是来自家人、亲友、老师和社会的‘纯粹的关爱\’”,徐老师说,“这种‘纯粹的关爱\’,应该是剥离例如考试、升学、就业、交友、恋爱等诸多引起孩子烦恼的因素,只对孩子个体单纯的爱”。徐老师告诉记者,产生过激念头的孩子往往心理更为敏感,能够更敏锐地通过察言观色感觉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例如,有些家长嘴上说着不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可一旦看到不满意的考试分数,往往不自觉地流露出不满的情绪,这对孩子也是一种压力”。
“我们需要告诉孩子,无论他在面临诸如考试、升学、就业、交友、恋爱等人生选择上,遭遇多么地不如意,我们都是爱他的”,“我们爱孩子,不是爱他们的成绩、学业、事业等等外在因素”,“我们爱孩子,只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孩子,没有其他原因”,徐老师说。(记者包增光)
(资料图)
高楼边沿的女孩,险象环生。
李炳斋 摄
新闻推荐
晨刊讯日前,天长市司法局组织青年志愿者,先后赶赴当地西湖、曙光等社区,开展“法律服务律师以案释法进社区”活动。志愿者们头戴小红帽、身披红绶带,深入社区开展法律宣传、咨询及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
天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长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