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沉醉在新农村的风光里 宣金祥 董献民

滁州日报 2012-03-28 16:55 大字

[摘要] 沉醉在新农村的风光里 宣金祥 董献民

近日,沐浴着初春的暖阳,笔者一行行走在天长市汊涧镇漂牌村干净整洁的村组水泥道上,看到了新农村的美丽蜕变,感受到了这个农业生态村的怡人风韵。

在新村部前的一块空地上,10多个村民正忙得不亦乐乎。其中一位年长的村民王立才告诉笔者,他们正在修建村民休闲花园:“大家都出点力,把自己生活环境搞得更漂亮些。”

村民王立才,今年66岁,是老党员。他精神抖擞地对笔者说:“新农村建设好啊,如今我们都喝上了洁净的自来水,环村修好了下水沟,下雨天也不会积水了,出行可方便了。我家还用上了沼气和太阳能呢,更环保了。不信,带你们瞧一瞧去。”

汊涧镇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汊涧镇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采取“三个起来”的新举措,使农村旧貌变新颜——

新社区建起来。汊涧镇按照“试点、规划、全覆盖、基本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借助宁淮高速、205国道新建、拓宽改造工程,着力做好沿途拆迁农民群众的安置工作,建设多层或农家别墅为主的新农居,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升生活档次。如坐落在宁淮高速旁的釜山社区新农居示范点二期建设工程于2011年秋季完工,社区居民幸福地入住新房。

旧村落改起来。该镇抓好改路、改电、改水、改灶、改厕,解决长期存在的厕所乱建、污水乱泼、畜禽乱跑、垃圾乱倒、柴草乱堆等“五乱”现象;同时,多方筹措资金,新建村组循环水泥路69.68公里,自来水入户率达96.8%,农村面貌明显改观。

人居环境美起来。整治村容村貌,清理门前“三堆”,拆除门前厕所;美化环境,修补残垣断壁,刷新旧房,在临街墙面绘制宣传画;完善村中基础设施,安装路灯,栽植通道绿化树木。目前,该镇已建成户用沼气池1220余座,安装健身器材220套、路灯1250余盏,通道绿化植树13.1万多株。

日前,笔者一行来到天长市仁和集镇南尖回民村,在村民代表薛德宝带领下,我们环村而行,但见水杉林郁郁葱葱,老樟树枝繁叶茂,村间都是宽敞的水泥道路,露天的厕所早已不复存在,垃圾堆放有序。在一幢3层半的新楼房前,老薛停下了脚步,他脸上带着自豪的笑意:“这就是咱的家了。”

薛德宝的一双儿女均在苏南昆山打工,他和老伴在家打理着5.5亩农田和10多亩鱼塘。他家地里种植的品种真叫丰富,有水稻,还间种着油菜、西瓜、花生、大豆、红豆、芝麻等七八种作物。“先不说粮食和这几样经济作物能卖多少钱,光是国家各种惠农补贴,去年就让我家增收了1956元。”薛德宝感受到了增收的喜悦。他笑逐颜开地拿出一本存折给笔者看,折子上详细地记录着粮食直补、农机补贴、化肥等综合直补以及一次性补助等各种补助的发放情况。2011年年初,政府就把500多元综合直补、粮食直补补贴打到了他的存折上。当时正值庄户人家买种子、化肥的时候,“政府下发的惠农补贴真是及时雨啊。手头比原来宽裕,种起庄稼来就更轻松了。”我们又转到他家的鱼池前,“去年风调雨顺,我家承包的鱼池也获大丰收,轻松地将10多万元收进了腰包。”老薛高兴说道。更让他兴奋的是,2011年国家实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后,他以后每个月还能领到55元养老险呢。

“今后收入还会更多呢!我们的生活就像城里人一样过得有滋有味了。”健谈的薛德宝告诉笔者,村子后边还有近300多亩的水面,现在村民们正着手维护修补,村里将采取股份制合伙养殖毛蟹。咱农村人要靠着勤劳的双手,打开通往更加富裕的大门。

生活有奔头,村民们的精气神更足了。紧接着,薛德宝又谈到新农居建设,早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批下来前,村民们先后集资和捐款近40万元建设资金,在此基础上,村两委还积极争取国家民族发展扶持政策支持,在镇党委和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充分考虑南尖回民村的居住特点,对新农村农民集中区建设做了一系列的整体规划。

新闻推荐

天长构筑农村食品安全防火墙

天长构筑农村食品安全防火墙

天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