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的女“羊倌”

安徽日报 2020-11-18 06:56 大字

11月7日,记者来到滁州市全椒县马厂镇卧龙村,远远就看到一排排新搭建的羊圈,听到一阵阵“咩咩”的羊叫声。残疾妇女冯德菊和丈夫正在给圈里的羊喂水草、饲料,查看每只羊的健康状况,清扫羊圈,忙得不亦乐乎。“今年的商品羊供不应求,买家上门购货,一斤能卖到20元,已经卖了45只,年底还要卖20多只,全年收入8万块钱没问题。”冯德菊带着助听器告诉记者,是残联和镇村干部帮她圆了养羊脱贫致富梦。

今年45岁的冯德菊,肢体残疾、耳聋,丈夫患乙肝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老公公也是肢体残疾,丧失劳动力,儿子年幼,在中学读书。2016年,冯德菊家被列为贫困户。政府的残疾补助、低保、医保、教育等多项资助,缓解了她家的经济压力。县残联扶贫助残工作人员还为她家建造了公厕,安装了无障碍设施,为她适配了助听器,解决了生活起居种种困难。“党和政府的助残扶贫政策实在好,方方面面都给我们照顾到了,但要想真正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要靠自己勤奋创业。”冯德菊说。

过去,冯德菊两口子虽养了10多只羊,但都较瘦弱,又因防疫不到位,导致有的羊病死,没挣到什么钱。县残联和镇、村干部鼓励她科学养殖,实现脱贫致富。2016年底,政府相关部门向她提供了就业扶持资金,还帮她申请了4万元贷款,购买了60只小羊羔。镇里还及时派出养羊专业技术员对她指导,并推荐她参加养羊技术培训班学习。

冯德菊夫妇全身心投入,扩建羊舍,购置饲料,精心喂养和放牧,防控疫病,对羊舍经常打扫卫生、定期消毒。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她家的山羊渐渐膘肥体壮。2017年她售出30只商品羊,创收近5万元,当年她家就摘掉了贫困户帽子。

2018年,冯德菊养羊采取自繁自养的办法,扩大养殖到100只,2019年又扩大到160只,年创收在6万元至8万元,今年又更上一层楼,养了220只,如今已到了丰收的时候。冯德菊一家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红火,“今后,我要帮助村民和残疾朋友一起创业,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

新闻推荐

历时28天 济宁消防圆满完成增援安徽抗洪抢险任务 共营救遇险群众61人 转移疏散群众345人

本报记者刘菲通讯员高德雨杜波涛面对安徽省境内长江干流、淮河流域严峻汛情,7月19日,济宁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山东省消防救...

全椒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全椒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