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普及创新驱动
彭怀远 刘贻春
来安县地处安徽省东部,紧邻南京市。全县有十二个乡镇,国土面积1481平方公里,总人口五十万,是皖东抗日革命根据地之一。解放前,来安“一穷二白”,解放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和谐幸福的新来安正在日益显现。探析来安县创新科普工作的发展历程,主要是:以科学普及,创新驱动为主线,经历了五个发展历程,促进了来安经济社会平稳,可持续发展。
科普之乡的兴起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共来安县委、县政府,对科普工作高度重视,在全县四级干部扩大会议上发出了“全党办科学,全民学科学,生产用科学”的号召,开展了“搞生产要不要科学,泥巴腿子能不能学科学?”的大讨论,全县城乡掀起了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发展自然科学理、工、农、医等专门学会会员560人,科普宣传员2万多人。他们分布在全县农村、工厂、机关、学校、街道成为一支庞大的科普宣传员队伍。当时科普工作的特点是“结合生产,结合实际,小要多样,力求广泛”开展得有声有色,非常活跃。安徽人民出版社,1958年出版了《决心做大自然的主人——来安县全党全民学科学,用科学》一书,1958年5月29日至6月2日,中华全国普及协会在来安县召开了全国农村科普工作现场会。大会对来安县给予了《全国科普工作的上游在来安》的高度评价。从此,来安县荣获全国科普之乡的称号。
但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和六十年代,由于受“浮夸风”干扰,来安县科普工作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走过了一段艰辛曲折的道路,特别是“文革”期间,来安县科普组织被解散,科技人员被调离,科技资产被分割,科技活动难以开展。
“江淮大地一声雷,科普之乡春又回”。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中央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之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恢复和重建了科普组织,做到了“组织领导活动”三落实。开展了科普红旗竞赛活动,县委、县政府表彰了18个科普红旗单位和230名科普红旗手,省政府总结推广来安县的经验,在全省开展了农村科普红旗竞赛活动,来安县有三个单位,4名同志受到省政府的表彰。
科普系统工程的试点
1986年,中国科协普及部、安徽省科协,将来安县作为农村科普系统工程的试点县。来安县学习和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促进科技和经济结合,其主要目标是:健全科普体系,传播科技信息,推广科技成果,造就科技人才,振兴地方经济。抓住科普宣传,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三个环节,一环扣一环,使之形成一个有结构,多层次,多功能的农村科普服务体系和网络,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口镇科普协会、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实行“五个一条龙”技术服务,深受农民的欢迎,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来安县科协,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1990年4月,来安县有两名科普工作者,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创办来安《科技小报》
该报共出刊188期,印发75万份。其主导思想是:面向基层,服务大众。在内容上做到“五结合、五为主”。即本地经验与外地经验相结合,以本地经验为主;当前和长远相结合,以当前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主;生产与生活相结合,以生产为主;长文章与短文章相结合,以短文章为主。这些文章,实用性强,具有乡土气息,很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各级领导的称赞。安徽日报曾载文称来安《科技小报》是“庄稼人的好顾问,不见面的技术员”,原安徽省省长王郁昭同志在任全椒县委书记期间,看到来安县的《科技小报》后,亲笔写信给我们,认为“《科技小报》办的很及时,又很活泼,对指导工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很有帮助,看了以后,受益不浅”。要求我们定期寄送一份。有的县乡领导,把科技小报随身带着,作为下乡检查工作、指导科学种田的“参谋”、“助手”。1983年10月,来安县《科技小报》荣获全省科普报刊最高奖“万马奔腾”芜湖铁画一副。2001年12月,《科技小报》再次荣获安徽省科普作品三等奖。
成立来安县老科协
2009年11月24日,来安县老科协正式成立。本着拾遗补缺,发挥余热,建言献策,再作奉献的原则,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县老科协被评为省先进集体。有三位老同志被授予“优秀老科技工作者”和“先进工作者”。主要活动“四个一”:一条建议,抢救了来安花红;一部新书《来安古树名木》问世,本书共收录了来安境内尚存的古树名木18种,48株,共拍摄古树名木120多幅照片。使这一自然遗产载入史册;一份信息,弘扬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多年来,老科协主办了一份《科技信息》,已出刊21期,被读者称为良师益友;一个试点,帮助龙山桃丰农业合作社发展红叶冬桃,受到省内外欢迎。另外,积极推荐人才,发现人才,启用人才。大英镇农民魏宏儒埋头搞科研,有多项专利,研究地震成因,受到有关专家教授的关注,但其在家深居不出,不为人知。是老科协积极推荐,县电视台摄制了“魏宏儒的科学梦”。省老科协破格将他评为高级农艺师职称。
用高新技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近年来,来安努力实现以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题,以高科技新产业为核心,做强特色工业,组织实施百亿产业,百亿企业,百家规模企业“三百”培训计划,全力扶持新材料,电子电气,农副产品精细加工等七大骨干产业,确保到2015年新能源,车辆配件、精细化工、文具用品产业产值分别超百亿元。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9个,授权专利271件,金禾、中普、碧绿春、金钟、图强5家企业,进入全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新增私营企业439户,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65万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活力。积极引进投资规模大产业牵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多的龙头企业,尽快形成经济增长的爆发点。把来安经济开发区、汊河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引领跨越发展的增长样板,推进全民创业增活力。
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效,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总产45.38万吨,农业机械化作业率到81.7%。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总数达60家;实现加工产值33.9亿元,增长30.4%,增幅居全市第一。土地流转总面积达29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2家,总数达482家;其中罗庄农副产品,绿康蔬菜合作社分别创建为国家级、省级示范点。新增家庭农场201家,总数达634家。
新闻推荐
王明方来滁慰问困难群众指导学习实践活动
全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全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