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优成势做大做强 ——滁州市现代粮食产业化体系初步形成本报通讯员 张国江 本报记者 戴有胜
[摘要] 扬优成势做大做强 我市现代粮食产业化体系初步形成本报通讯员 张国江 本报记者 戴有胜
开栏的话:
“十一五”发展规划即将收官。5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同心协力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开拓创新,咬定目标奋力追赶,坚定不移地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工业立市战略和城镇化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引智,大力推进全民创业行动,“十一五”各项发展指标任务已基本上完成。本报从今日起,开设“辉煌十一五”专栏,全面报道滁州市“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各项巨大成就,敬请读者关注。
连续7年粮食大丰收,5年来累计收储粮627万吨、带动农民增收25亿元,市粮食局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粮食产业化工作先进单位……以市场为导向、以粮源为基础、以科技为动力、以服务为手段、以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商业购销为网络的产购销、农工贸一体化现代粮食产业化体系业已形成,滁州市由粮源大市迈进加工大市。
订单实现新突破
提升粮食产业化经营水平,订单质量是基础。市粮食局通过调研座谈、现场推进、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指导各地开展粮食订单工作,规范操作,提高质量,保证效果。同时积极推行“公司+协会+农户”订单模式,推进“一品一村”,使全市粮油订单履约率得到提高。各县(市、区)粮食局及辖区内省、市农业、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将开展优质粮油订单生产、收购作为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切入点,扎实推进粮油订单种植、收购工作。此外,每年该局拿出近2万元,在全市粮食工作会议上对粮食产业化工作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据了解,今年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共签订粮食订单种植面积546.1万亩,其中小麦220.4万亩、水稻265.7万亩、油菜60万亩;订单收购粮食107.2万吨;订单覆盖率85%,优质率90%,履约率100%。
基地推种优质粮
全市以开展“518提升工程”为契机,以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为载体,开展优质专用粮油、生态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通过与农业、种子部门合作,由加工龙头企业确定选用品种的办法建立企业优质专用粮油生产基地,有效避免了过去用种杂乱的现象,使农户种粮收益大为提高。凤阳凤宝面粉有限公司与县农委签订“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订单收购协议书”,把15个乡镇的50万亩土地作为优质专用小麦原粮生产基地。海旺鑫面粉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连基地”的模式,发展优质专用小麦订单基地,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来安金弘安米业建立优质生产基地12万亩、绿色食品水稻生产示范基地5.6万亩。全椒县金诚、儒林米业与农户签订了12万亩旱粳稻谷订单,建立生态、优质粳稻生产基地。全市共有15个龙头企业参与政府核心基地建设,建立基地102.8万亩,有21个粮食龙头企业自行建立了粮食生产基地70.65万亩。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全椒计生奖扶资金发放到位
全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全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