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一种大希望 读李凤群长篇小说《大望》札记

新安晚报 2022-02-24 09:53 大字

□滁州陈聪

百家姓里排列在前几位的是赵、钱、孙、李,之所以排在前面,肯定是经过考量,人数者众。这就是李凤群长篇小说《大望》(花城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开篇用四个大姓的人物作为主人公,一定是有作者特殊的意义,也因此具有了普遍性和典型性。

小说洋洋洒洒二十万字,写了四个老人因为失忆,和子女失去了联系,回到了曾经生活的大望州,在整整一个月里,每一天的生活都是艰难又痛苦的。他们试图寻找到原来的生活,可是所有的办法都想尽了也无济于事,最后还是无功而返,恍然大梦一场。小说借用意识流手法,贯通融会了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到结束,使人在阅读过程里流连忘返,唏嘘不已,掩卷沉思。

中国即将进入老年化社会形态,现实生活的状况就是,一对小夫妻面临赡养包括父辈和祖父辈,加之自己的孩子,就如同被几座大山一般压着。他们举步维艰,使人不由得想起神话故事《西西弗神话》。西西弗这个希腊神话人物推石上山、永无止境的苦役,无疑正是人类生存的荒诞性形象的象征;但同时,他又是人类不绝望、不颓丧,在荒诞中奋起反抗,不惜与荒诞命运抗争到底的一面大纛。因此,与其说《西西弗神话》是对人类状况的一幅悲剧性的自我描绘,不如说它是一曲自由人道主义的胜利高歌,它构成了一种既悲怆又使人振奋的生命启示。小说《大望》同样具备如此悲天悯人的情怀。

作家莫言说过:“文学其实就是阳光和空气,我们能用短暂的生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每个作家的生命履历都是独特的,因此创造的世界也是独特的,作品因此具备了独特性,具有了识别度。李凤群的写作同样是独特的,从《良霞》《背道而驰》《活着的理由》《颤抖》到《大江》《大风》,再到本文阐述的《大望》,都具有了明显的识别度,这是一个成熟的写作者具备的才情,或者说功力。她用自己的文学给故乡,或者说给自己的人生创造了一个世界,这就是大望州,也是一个江心洲,一个自己的独有的“岛屿”。她用自己的文学情愫,给故乡和这个世界留下了一份财产。当然,这个财产不是所谓的金钱财富,更多的,是人类拥有的精神支柱和心灵的慰藉。

长篇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己任的写作模式。普遍的作品都是以一个主人公,最多两个主人公,然后几个辅助性人物,展开故事。《大望》具有开创性地写了老赵、老钱、老孙、老李四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每个人,代表了不同层次和身份定位,这同时也显示出了作者的匠心别具。

老赵是一个多年的医生,半农半医的赤脚大仙,随着中国医疗水品的高速发展,老赵最终失业,后来跟随儿子去了国际大都市上海。在此之前,老赵也算得上一个吃得开,活得滋润的当地名人。老钱,是一个民办代课老师,这个职业同样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产物,在后来日新月异的教育水准提升下,很快被淘汰了。即使他那么有可能被转正,可是因为种种原因,他还是被时代的潮流淹没了。老孙,是一个普通的人,只是因为儿子发达了,借助儿子的经济实力做了很多慈善事业,成了孙老善。老李,是三个女儿的母亲,也是一个贤妻良母型的代表。作者有意识地让这四个老人组合在一起,让他们去经历了一番人间疾苦,也是一场罕见的闹剧和悲剧——那就是,当人最终老去的时候,却老无所依,流离失所,骨肉分离,形同陌路,这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人生的无奈?在阅读小说时,我们不能不展开思考。

小说《大望》给我们提出了诸多的现实问题,值得每位读者去思考,无论我们如何去理解,这些现实都是有目共睹而又无处不在的,其实就是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绕不开,躲不掉的现实和困惑。

小说一开始,就写了老赵和自己的儿子面对面都无法对话,老人能看到儿子,儿子却对老人熟视无睹,就如面对的是空气和摆设。接着,另外三人也是和最至亲的儿女失去了联系,和别人能打通电话,恰恰就是和自己的儿女接不通电话。这样的荒诞,又何尝不是冰冷的现实?无论我们在影视剧里,还是家庭场景,都能司空见惯地看到和听到,老人稍微叮嘱、关心几句,年轻的女儿就不耐烦地回击:好了,真啰嗦。我知道了,别烦了!能不能少说两句啊。最后就是埋头看手机,做自己的事,任凭老人在身边唠叨也不会再搭理,仿佛与空气共存。

小说也用老钱的嘴说出了所有的现实和无奈:我们的儿女把我们给遗忘了。跟我们无关的并没有忘记我们,我们能在陌生人和邻居们跟前说话,但不能在儿女们跟前说话;我们在其他人跟前是实在的,在儿女们跟前是隐形的;别人的电话能打得通,女儿的电话打不通;和一般人能正常交流,和儿女们不能正常交流。我们能记住的事,但女儿们记不住任何跟我们有关的事。

在这样的人生困境下,四个老人做了种种努力和尝试,最后也只是自我救赎,必须自立,要振作精神,提高嗓门,不能指望某一个人,而是每一个人都要保持警惕性和自主意识,来面对共同的又是单独的困境。然而,直到最后,他们才发出一声绝望的呐喊:“敌人”从我们出生的时候就已经陪伴在我们身边,有时候就是最亲近最信任的人。他们只能相依为命,抱团取暖。小说进行到此时,似乎也无法解决这固有的困境,便无奈中寻求佛经中的精华来自我安抚也是一种警醒,那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心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又道是:为善是造善业,为恶是造恶业。菩萨畏因,凡人畏果。唯有大修行者当为则为,皆不所畏之。

至此,小说笼罩在一片寂静里,蓦然回首,才顿悟出,《大望》的内涵,“大望”等于“大忘”;“大望”等于“大希望”?这是无法确定也无法言说的结局,就如小说一样:一群灰色的鸟从林中飞出,发出阵阵啼啭,喧闹向四面八方散去,寂静包裹住了一切,除此之外,这里了无痕迹,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这不得不让人的眼前再次浮现出《红楼梦》结尾处那句:“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新闻推荐

一捆秸秆的发电之旅

这是滁州市南谯区一家生物质能发电企业内堆放的秸秆(12月17日摄)。这是滁州市南谯区一家生物质能发电企业的发电机组(12月17...

滁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滁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