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胆”创业记 ——南谯乌衣镇种养殖大户刘广雨二三事
[摘要] “刘大胆”创业记 南谯乌衣镇种养殖大户刘广雨二三事
付德才
“今天一共收了200斤,25元每斤,5000元到手了,旺季一天能收到1000来斤呢!目前,我承包的300多亩水田,已经有200亩开捕了,另外100多亩20天后也可以开捕。”南谯区乌衣镇种植大户刘广雨不顾满身的泥水,边点着手中的钞票边说。
刘广雨,1972年出生,2岁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最终落下了右下肢的终身残疾。18岁高中毕业前夕,看着年事已高的父母依旧每日早晚操劳,刘广雨决定放弃学业挑起家里的重担。他先是在外地打工,由于身体残疾,只能做些轻活,收入十分有限。1996年他回到镇上开始做起摩托车修理生意,但那时车少,赊账多、钱又难要,做了6年后,刘广雨决定重找出路。
2002年,刘广雨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放弃了修理这样一个靠手艺吃饭的行当,在所有人诧异的眼神和冷嘲热讽中开始了第一次艰难的创业。搞起了家禽养殖,最高峰时养殖规模达到5万只,在当地远近闻名,但好景不长,只懂养殖不懂经营的刘广雨没有把握住市场行情,2008年家禽市场跌到低谷,任凭刘广雨再怎么努力,也没能扭转亏损局面,一年亏损100多万元,不仅赔光了这几年积累的存款,还欠下了几十万元的债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刘广雨重新调整了一下思路,他始终坚信农村规模化养殖是一个朝阳产业。2010年,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开始搞小龙虾养殖。“稻虾轮作,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指定亏不了。”刘广雨告诉笔者他当时的想法。他还告诉笔者,小龙虾养在稻田里,有除草除害作用,还起到增肥效果。水稻不喷洒一滴农药,化肥用量减少五分之四,既节约了成本,也提高了水稻的品质和价格。但由于资金有限,起初只搞了50亩。
2012年,随着养殖经验的不断增加,刘广雨心中的创业热情又高涨了起来,又开始筹备扩大规模的事情。没有资金,他就通过一个好友担保从银行贷了10万元,养殖从50亩扩大到100多亩。
“一下子扩大了规模,心里还真没什么底,但是我不怕,大不了重新开始。”刘广雨还多次参加政府组织的养殖培训,到外地参观学习养殖技术。永远不会有存款,人称“刘大胆”,这是刘广雨亲戚朋友对他的“笑评”。
2014年,规模扩大到200亩,2017年再次扩大到300多亩。“几年来,在刘广雨的的带动和影响下,乌衣镇的‘稻虾轮作\’养殖从无到有,从几十亩到目前的5000亩,很多贫困户因此走上了致富之路。”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张新河告诉笔者。
笔者从当地残联了解到,刘广雨已经享受了“万人就业扶持资金”,下一步还将为其申报“阳光大棚”项目资金,以此来鼓励残疾人就业创业,让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自身价值。
新闻推荐
全市机插秧技能大赛在天长举行
滁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滁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