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多才女 ——读陆媛《大红棉袄寄情思》有感
[摘要] 定远多才女 读陆媛《大红棉袄寄情思》有感
《滁州日报·定远新闻》2017年1月13日副刊头条位置刊发我县又一位女作者陆媛的散文《大红棉袄寄情思》,是一篇现实主义的精美的散文力作。陆媛,定远东城人,我与陆媛仅见过两次面,而且都是匆匆而过,不是很熟悉,以后通过网络交往起来。陆媛给我的感觉是才思敏捷,能出口成章。
2016年10月份,她发来《一件大红棉袄》散文初稿给我看。在她发来的几篇稿件中,我从中发现了用真情实意讴歌生活的一幅动人画卷,建议用《大红棉袄寄情思》作题目,被她采纳了。
陆媛,1976年出生,滁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自小就酷爱读书,热爱文学。受到生活压力的影响,很早就去京城打工,为此她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从没有放弃文学创作梦想。她有很好的文学艺术功底和表现手法。《大红棉袄寄情思》从记叙、说明、抒情、议论到描写,轻重缓急,取舍得当。一件大红棉袄贯穿主线,表现出来了生活的酸甜苦辣。陆媛坦言,自己当年虽然为人母,爱美之心还是很严重。但是,现实生活又制约着她的爱美行为。冬天奶孩子就像剥葱皮一样一层一层地扒衣服。孩子一顿奶下来,自己的身子就凉透了。“我的婆婆,一位慈祥的老人,她看在眼里,疼在心头,也急在心里。”陆媛写出来婆婆为了给自己买布做棉袄而不顾年老体弱去工地打零工的场面,写她婆婆“顶着凛冽的寒风,冒着雨夹雪的天气,步行十几里路跑到镇上,为我扯来了一块大红色的绸缎布。”婆婆历经艰苦,带着掖在腰间的红布,却不慎摔倒,双手被冰雪划破,鲜血直流,而婆婆却抓一把雪按在伤口止血。这样描写,让我们读出来我们中华民族劳动妇女艰苦质朴、坚强不屈精神。
“婆婆戴着老花眼镜,用她那受伤的双手,穿针引线,再把套被针在头发里揉揉擦擦,用自己的头油给大针润滑。紧接着,她就一针一线地为我做起了红棉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陆媛也是为人母了,她被婆婆的爱心感动得流下了泪水。
小说的表现法是“玉盘托珍珠”,而散文的表现法应该是“金线穿珍珠”。秦牧在论散文表现法时说:一篇好散文要有“思想的红线”贯穿。刘白羽则更形象地把散文比喻为:“哪怕是微弱的闪耀也比没有闪耀好。这才不是一般的照相,这才是文学。”陆媛用大红棉袄做闪耀点,道出了家庭的困境与温馨,道出了母爱的力量、道出了亲情关系的伟大!
“婆婆一针一线,用了整整一天的功夫,把我的红棉袄缝制完成了。我把它穿在身上感到十分的温暖。”陆媛写婆婆的爱心,温暖了自己。
“我生了两个孩子,两个月子地里,我都是穿着婆婆给我做的大红棉袄度过来。或许是大红棉袄吉祥喜庆的寓意,在坐月子的日子里,我和我的孩子都十分健康快乐。”
“那件大红棉袄伴随着我度过十几个春秋了。如今它挂在我的衣橱里不仅是衣橱里的独特风景,更是婆婆给我的火一般的佐证。”陆媛十分珍惜婆婆给自己的那份爱!
“我的婆婆现在已经渐渐地老去,眼睛更花了,走路也变得蹒跚了起来,原来为我缝制衣服的手也不灵活了,布满褶皱的双手像一块斑白的树皮……可我想,不管她何时生灾害病,我都要像小棉袄一样去温暖她、照顾她;让她的晚年幸福满满。”古人云:散文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看似胡乱说,骨子里却又分数。散文可以散起来,断续之,续断之;文能“飞起”来,神韵便显也。
在婆媳相处关系不是很融洽的当今社会里,读陆媛《大红棉袄寄情思》这样的好文章,相信会带给我们生活的正能量,带来社会的好效果。
□李荣厚
新闻推荐
滁州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月报
滁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滁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