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汛期前,滁城为城区易涝点开“处方”

皖东晨刊 2017-04-06 10:01 大字

[摘要]昨日,相关部门对滁城防洪排涝设施进行摸排检查,对发现问题拿出解决方案

清明节气雨纷纷,提醒着滁城离汛期已不远了,城市防洪排涝准备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昨日下午,记者跟随市城市建设相关部门,来到内城河、城西干渠等防洪关键点,对城区防汛准备情况进行了一次摸排。据悉,滁城防洪排涝设施准备比较充分,已对城区一些易涝点开“处方”,对摸排中发现的隐患,各部门将在汛期前一一排查整治。

多项排水工程增强 城市防涝能力

在刚刚改造完不久的内城河,记者看到原来的棚户区、大排档如今已变为成片的绿地,一场雨过后,新发的树叶和萋萋草坪看起来碧绿欲滴。据悉,增加绿地面积是滁州市“海绵城市”的重要举措;和裸露的地面相比,绿地在下雨时能有效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雨过天晴又可将蓄存的水“释放”作为生长水源,不仅增加了城市的防涝力,还能合理利用雨水资源。

记者还了解到,今年滁州市计划在滁城实施内城河闸站、红庙站、城南湿地公园、市雨水渗透和利用工程(一期)等4项排水防涝工程。目前城南湿地公园正在建设;作为市雨水渗透和利用工程的明湖坝体即将建成,可确保汛期蓄水;城区3个新开发小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内城河闸站、红庙站前期工作已启动,今年内开工建设。

排查隐患检修设施

消除易涝点

防洪设施是否配备完善、在汛时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直接关系着城区安全。随着近年来龙蟠河、撇洪沟的建成和湖心一站、二站、面粉厂站等抽水排涝泵站的配套建设,城区排涝条件有了显著改善,今年滁州市也正在全城范围内对排水管网实施清淤疏通,检查疏浚了27个易涝小区的排水主出口,对余洼水库、南湖等城内水体进行了重点布防监控,并提前贮备了一批防洪排涝物资,安排市政处、自来水和燃气等机构成立了抢险突击队,在汛前进行安全教育和抢险培训。

但在昨日的摸排中,相关部门发现城区排涝工程仍有缺口。在菱溪水系和丰收渠存在杂物堆积河道的问题;龙蟠南苑、凤凰三村、银花东西区等易涝点排水设施处还有生活垃圾堆积;而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北侧的撇洪沟尚未建设完成,西侧山上雨水汇集无法及时引泄;南谯路锦绣园小区前雨水管排水量不足导致易涝……对于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当场讨论后拿出了解决方案,要求汛期到来前对排水不畅的水系进行清淤清障,全面检修城区水收集设施,保证无损坏的雨水篦和窨井盖、确保窨井中安装防坠网;在城区雨水管薄弱点增强排水能力,消除易涝点。

(记者刘 晨)

新闻推荐

“关注健康”义诊活动进社区

“关注健康”义诊活动进社区

滁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滁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