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那些年在滁州嘣过的爆米花儿

滁州日报 2017-02-08 00:00 大字

[摘要] 那些年在滁州嘣过的爆米花儿

西涧论坛 乌派清口

原帖地址:http://bbs.chuzhou.cn/thread-337524-1-3.html

儿时的那些年,在那个零食匮乏的童年时代,嘣爆米花儿自然是每个滁州人必做的一件事儿,“嘣爆米花儿喽!嘣爆米花儿喽……”儿时,每当听到这种吆喝声,就已经按耐不住自己的那张嘴巴,我们总是会跟父母要几毛钱,用小盆子盛上一些大米、玉米、蚕豆等谷物类的原材料,然后迫不及待地奔向“冒白烟”的地方。

嘣爆米花儿的师傅首先把谷物类的原材料从锅口放入,又从兜里掏出一个白色小瓶,拧开瓶盖后取出几粒撒入锅内,这颗粒状的白色物体就是糖精。

儿时,我们总是要求师傅多放点儿糖精,可那时这玩意儿也是稀缺的,所以师傅就把糖精视如宝贝一样的又收了起来,嘴里还会说道“一点点就好,多了就苦啦!”

盖上盖子后用小杠杆拧紧加固,再将锅横着架在小火炉上。师傅坐在小板凳上,一手扶着摇柄转动着黑锅,一手不停地转动着风箱。黑锅一会正转一会反转,师傅说这样是为了锅里的谷物能受热均匀。

师傅的动作非常娴熟,富有节奏感,仿佛他转动的不是眼前的黑锅,而是一段可塑的岁月。这锅上还连着一块爆米花专用气压表,师傅说这表是嘣爆米花儿专用的,气压达到一定程度就意味着爆米花儿可以出锅了。

嘣爆米花儿的设备如今看来实在是很粗陋,可当时我们却觉得它是那么的神奇!那是一只黑锅,形似被拉长了的葫芦,又像神话故事里的炼丹炉,一端是带有盖子的锅口,另一端是圆形的摇柄。

大约十分钟左右,师傅用一把小扫帚在锅的外围扫了扫,师傅说这样是清理一下附在锅体上的锅灰。清扫完后,将锅盖的一端塞进一条特制的口袋,锅盖上有一个尖尖的“耳朵”从这个口袋上的一个小孔露出,再将一根铁管套在这“耳朵”上。此时,只见师傅一脚踹下去,“嘣~”的一声,爆米花儿就麻溜的进入了这个特制的口袋里。

盛放爆米花的这个特制的口袋,大概有一米多长,是用尼龙纱布缝制的,袋口连接着一圈厚厚橡胶皮。师傅说这不但能让口袋支撑起来,而且可以避免口袋被炽热的锅烫坏。

嘣爆米花儿由来已久,最早见于宋朝。那时人们在新春来临之际用爆米花来卜知一年的吉凶,姑娘们则以此卜问自己的终身大事。测吉测凶大概是根据米粒嘣成爆米花儿的比率来判断,而对于用爆米花儿占卜婚姻大事,那实在不得其解,于是我就斗胆猜测,是不是要一粒一粒地将爆米花数出个数来,单数就是“他不爱我”,而双数就是“他一定很爱我”。

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随处可见的嘣爆米花儿的场景也越来越少见了。不仅是时代进步了,而是人们更依赖于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的智能化的工具……

·西涧杂谈·

新闻推荐

快速复产不停工 奋力冲刺“开门红” 滁州市规模企业逾八成已复产

快速复产不停工 奋力冲刺“开门红”我市规模企业逾八成已复产

滁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滁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