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不喊主席,喊郭老 蒋 林

滁州日报 2010-04-15 18:10 大字

[摘要] 不喊主席,喊郭老 蒋 林

郭老,在职时年岁尚不能称老——其同仁中有诗人袁戈风老师比郭老大几岁;然而80年代皖东一批文学小青年初登大雅之堂时,看到较早一点的作者用“老”来称呼市文联的郭瑞年主席,觉得蛮雅道的;又在此后感同深受,于是,二十多年就这么喊下来了。直到郭老退了休,真的成了郭老。

二十几岁时,没有几个人是知道天高地厚的,尤其是觉得自己受了文学濡染而风流倜傥的那一类人。我们分属不同县域的一批文学爱好者,被通知到滁州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参加文学创作座谈会时,不少人的脸上表现得比较老实和谦逊,其实,内心的狂狷呼之欲出。会上,郭主席眯着眼睛,一边看清所见之人,一边如数家珍介绍每个人的创作实绩,详细到每位作者的每篇作品所发表的刊物名称、级别和期号!尽管大家的作品总量不是很多,但是也大多在当时的全国各地有影响的期刊和报纸亮过相的,然而一圈下来,这些自命不凡的人,就像一个个轻浮的琴键被调试了一遍,大家安静了;怀揣的一点点文学骄傲,一旦受到正式的褒扬,反而迅速地低下了头,有些羞惭,甚至有些自卑。

这个高度近视、身宽体胖的文联主席,在文苑中就像个老农:爱护种子并期待丰收。我们就喊他郭老。

郭老到小城看望作者,从滁县(州)坐班车,到地方先住招待所,然后就挨家上门。这中间省略了有关部门,和有关领导。郭老说,不麻烦别人了。那时的电话很不方便,郭老就找。夏日的一天,我在外面玩的很晚,到家时已近11点。西街停电,乌漆墨黑。母亲还在院子里乘凉打蚊子。母亲怪我“玩这么迟,有个老头子来找你,你跑哪去了?”那些年常有些在生活中显得奇怪的人来找我,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结果,我也没在意母亲的问话。母亲又说:“他说他姓郭,是滁县的。水也没喝。”我一激灵,脱口而出:“郭老!哎呀哎呀!”天那么热,黑灯瞎火的,街道上还有人家喂着狗……老头子真有本事,竟能一路摸来!第二天早晨,我跑到郭老“下榻”的“一招”。那是一间简陋的旅舍,一张挂着肮脏蚊帐的木床,旁边床头柜上置一个塑料壳的水瓶,顶上有电扇呜呜在转。郭老穿着大裤衩和老头衫,正坐在床沿上摇着大蒲扇呢——如果哪天有画家要为郭老造像,我建议就截取这个画面,这个画面很真实,尽管很不“文化”,但是很“生活化”——这个正处级干部与一个略嫌生涩的小青年,在这样的一个夏日早晨里,毫无功利之心地说着文学之事,谁能想得到呢?但又确实发生过!

相信从滁州市走上文坛的很多中国作协会员、安徽省作协会员,都能证明类似事情,的确是发生过的。

近日看望病榻上的郭老,与瘦黄的老头聊了个把小时。依然是文学,以及由此洇染的一些事情。聊到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为之颁发的两枚奖章,一枚是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周年的荣誉,一枚是对新中国文学事业作出贡献的荣誉,郭老喜极而泣!一个人,在有生之年听到了公正的、权威的和最高的评价,我觉得这样的感觉很幸福。

我觉得,只有郭老这样的文坛老农,才配享受这样的幸福。

我还在写作,郭老。

我力争写出你期待的好东西,郭老!

新闻推荐

市交通局积极赴省对接推进水运建设

市交通局积极赴省对接推进水运建设

滁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滁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