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组新闻照片引发的思考

滁州日报 2010-04-23 18:09 大字

[摘要] 一组新闻照片引发的思考

编辑同志:

近读3月26日《滁州日报》“民声”版题为“这条街道有点乱……”的一组新闻照片,我便产生了这种强烈的视觉感受和情感共鸣,并引发了诸多联想。因为,这一组新闻照片是富有表现力、感染力的“好照片”。其真实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文字和凝重醒目的标题,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毫无疑问,贵报“这条街道有点乱……”的图片报道所反映的客观事实,毕竟只是滁城一处瑕不掩瑜的个案,本不足为奇,但值得重视。过去有句老话:“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贵报通过“民声”版的图片报道,对某些社会不良现象进行曝光,正迎合了这种朴素的说法,摒弃了“报喜不报忧”的不良作风,体现了“对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负责的一致性”的职业情操。较好地发挥了新闻舆论监督作用,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曝光新闻”,也是主旋律,应当大力唱响,经常唱响。但愿贵报进一步加强此类主旋律宣传报道,通过反映社情民意,指出存在问题,唤起领导关注,引导社会反思,促成问题解决,推进社会发展,更有效地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应有作用。

面对“这条街道有点乱……”的图片报道,读者自然会联想到其他新闻媒体也曾报道过的“乱”象种种,有小区“乱”,有公园“乱”,有街道“乱”, 有社区“乱”等等,相对于“大滁城”建设的美好景象,读者便顿时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反差。人们不禁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有人说,“少数市民素质差”; 有人说,“责任单位不尽责”;有人说,“监管部门不作为”;有人说,“相关领导不重视”; 有人说,“法治建设不健全” ;有人说,“规章制度不完善”…… 众说纷纭。可依我之见,纵然这些问题确是“乱”之成因,但并非根源所在。近年来滁州市出台了许多加强城市管理方面的新举措,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多扬汤止沸,治标而不治本。随着城市发展的日益加快,“重建轻管”的历史的积弊愈发无情地显现出来,且有形成恶性循环之势,值得我们见微知著,居安思危。毋庸讳言,据《皖东晨刊》报道,在“大滁城”建设中,刚刚竣工的某处工程竟因管理脱节而惨遭破坏,令目击者视之痛心;某个“公厕”也因无人管理而好几个月“锁门谢客”,让“内急”者望而却步 …… 这都说明,我们这座城市的建设与管理,远没有建立起统一部署、同步进展的新体制和新机制,致使“乱”象环生,久治不愈。

说报至此,贵报一组图片报道“这条街道有点乱……”。这一条用白描手法设计的叙述性标题,看似浅易平常,实则是深刻点醒。其中蕴藏着足够令读者理解和思索的元素,特别是那个醒目的删节号,似乎不露声色地将引申的空间全部留给了读者。

读报、思考、期盼。

读者:朱世宽

新闻推荐

确保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访市卫生局局长董一平 本报记者晋群 通讯员何采南

60项重点工程(工作)由市卫生局牵头承担的有3项,分别是:卫生惠民工程,“三大医院”建设工程以及“五城联创‘整体推进工程中的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据市卫生局局长董一平介绍,60项重点工程(工...

滁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滁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