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解析滁州市一季度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省第八 本报通讯员 童 言

滁州日报 2010-04-23 18:09 大字

[摘要] 解析我市一季度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省第八 本报通讯员 童 言

1至3月滁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6亿元,同比增长18.3%。剔除3%的CPI,实际增长14.9%。总量居全省第8位,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总量比宿迁市少20.4亿元,增速低1.8个百分点。

随着滁州市经济的企稳回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有显现进步,1至3月滁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承接了上年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这里面既有支撑消费增长的基础因素,也有短期推动的新增因素,还有消费自身的刚性因素(新增人口和城镇化进程加快)。

消费品市场吃穿用类商品销售迅猛增长。

1至3月滁州市零售业“三巨头”:苏果(天长)、苏果(滁州)、白云商厦共实现零售额2.0亿元,同比增长23.6%。另据税务部门的统计资料:第一季度全市完成批零商业增值税1.0亿元,增长55.4%;完成住宿餐饮业营业税937万元,同比增长39.4%。1至3月,滁州市限上批零业吃、穿、用类商品零售额各为2.6亿元、1.7亿元、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7%、45.0%和51.7%。

城乡市场和谐发展限上企业拉动强劲。

1至3月滁州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45.53亿元,增长18.4%;乡村零售额7.03亿元,增长18.1%。统计资料表明:1至3月滁州市限上批零住餐企业共实现零售额11.4亿元,同比增长45.35%,限下企业实现零售额41.1亿元,同比增长12.5%。

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汽车和住房及相关商品成为消费热点。

1至3月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6元,增长8.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95元,同比增长12.9%。一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518元,增长4.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13元,同比增长21.4%。 

1至3月居住类零售额1641万元(不包括购房),增长48.4%,其中:五金电料类和家具类分别增长80.9%和70.0%。交通、电器设备类1.9亿元,增长80.7%,其中:汽车类5889万元,增长2.3倍,家用电器1.0亿元,增长52.0%。燃料类1.9亿元,增长64.6%。

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减轻了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众所周知,扩大消费的途径无外乎两条:一是让百姓不差钱,二是让百姓敢花钱。世行经济学家称:医疗、教育、养老和城镇居民住房四大问题造成的居民储蓄而不敢消费的现象,严重地抑制了中国最终消费的增长。据市财政局提供的资料表明:2009年滁州市社会保险支出18.1亿元(含城镇居民医保支出和新农合支出),同比增长24.8%,全市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4亿元,农村9887万元,分别增长24.6%和46.3%。民生工程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增强了消费信心。

流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促进了商品流通。

滁州市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农超对接”工作,农村流通网络得到完善,购物环境得到优化,购买欲望进一步提升。截至一季度末,滁州市累计建成3127个农家店和24个配送中心,覆盖了全市所有乡镇和65%的行政村。滁州市的“双百市场工程”——惠民蔬菜市场和“农超对接”项目——志成牧业已获批并启动。

居民消费信心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国家统计局滁州调查队提供的资料表明:一季度滁州市批零业企业家信心指数176,行业景气指数168.3,均处于较强区间;住餐业企业家信心指数137.5,行业景气指数125.0,均处较为景气区间。

预计滁州市全年消费品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因为农民生活消费尤其是空调等家电消费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加上“家电下乡”活动的推波助澜,滁州市农村消费市场方兴未艾。我们期待着各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围绕增强消费动力、提升消费倾向、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完善消费政策等各方面推出更多的有效举措,结合滁州市实际,确保商贸物流提升、外经外贸跨越、农贸市场提标升级3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尽快改变长期困扰我们的消费资金外流现状,让消费真正演好“领跑”滁州市经济的角色,充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引擎。

新闻推荐

滁州市人大常委会任免人员名单 (2010年4月26日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滁州市人大常委会任免人员名单(2010年4月26日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滁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滁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