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地税多举措落实“放管服”改革

滁州日报 2018-03-12 07:54 大字

本报讯去年以来,明光市国、地税充分发挥税务部门职能,全力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任务,优化税收环境,多措并举为纳税人减负担、增便利、提质效。

在“放”上深化简政放权。将明确取消的66项全部列为网上申请备案事项,仅保留6项行政审批事项。2017年,网上备案类办结330户次、资格认定类累计办结361户次。制定明光市国、地税权责清单范本,全面实行涉税资料清单管理,清单之外原则上不得要求纳税人报送。将小微企业财务报表由按月报送改为按季报送,推动涉税资料电子化。

在“管”上突出责任担当。联合实行“128”房地产一体化管理、联合签订“四方协议”、联合开展国地税绩效考核等方面实现了全省首创或全市首创。推行实名办税,建立办税人员涉税信用管理制度,对信用低、风险高的纳税人,在办理发票领用开具、出口退税等涉税业务时进行风险预警。组建税收风险管理团队,建立实时风险监控指标和横向监督制约机制。2017年,共开展11批次,112户风险应对工作,评估查补税款525万元。

在“服”上打造服务品牌。设立8个国地税联合办税窗口,2017年,“纳税服务1+1”品牌荣获安徽省文明行业优质服务优秀品牌项目。推广12366电子税务局和发票免费邮寄业务。联合对纳税人六大类112项办税事项开展全面梳理,共梳理出国地税“办税最多跑一次”办税事项89项,向纳税人发放800多本办税指南。

此外,做到执法不“任性”。国地税联合开展核定征收,推行核定信息公开,保证同一区域内规模相当的同类或者类似纳税人的核定结果基本相当。国、地税联合建立随机抽查对象名录库,落实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和惩戒措施。推行税务行政执法公示、执法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保障和监督税务机关有效履行职责。

(朱二艳牛涛)

新闻推荐

凝聚力量 保证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李颖2月22日,滁州市2017年度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揭晓,明光市再次获评第一名。这是该市连续两年获得滁州市年度考核第一名。去年以来,明光市以各类专项整治为抓手,维持食品药品安全高压严打态势...

明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明光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