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人情”压弯农民民腰
近日,笔者到明光市女山湖镇村民周大伯家做客,周大伯是土生土长的女山湖人,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老两口在家。席间,聊到如今农村的生活境况。周大伯说:“现在国家的各项政策都很好,生病了有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今年新农合又提高了报销比例,给我们减轻了很大负担。家电下乡,农机补贴也都及时到位。种庄稼收成也可以,一年下来,除去肥料、种子、农药等项的成本,纯收入也有万把块钱。”
在旁边的大娘却叹气说道:“这些收入如今也顶不住“人情”啊!一年都得出好几千块钱的礼。家里想添台空调现在都得往后推。”周大伯无奈的说:“我们老两口年龄大,出去打工工厂不招我们这个年纪的,家里没人也不行,但种地的收入就那些,每年光出礼最少都得三四千元,加上生活基本开销,没有余钱添置家用。而且现在不管结婚、生孩子要出礼,考大学、参军、盖房、搬家、小孩生日都要出礼,我们这点钱,真是招架不住。”
“人情”消费不但多,价码也水涨船高,周大伯告诉我:“现在农村出礼也不低了,最少100元,亲戚门口多的还得300、500元。在农村面子很重要,人家请你不去不合适,人家事后能说你一辈子。出少了也不合适,所以就是打肿脸充胖子借钱也得去。”
现在“人情”消费像周大伯这种情况的不是个别现象,在乡镇农村很普遍,笔者在基层工作也能切身感受到。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遇到喜事庆贺一下倒也未尝不可。但对“礼”超越了“情”、“人情”压弯农民腰的现象,笔者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有责任引导农民讲文明树新风、倡导新观念,村干部也有义务带头移风易俗、转变思想观念,带领村民形成勤俭节约的风尚。笔者呼吁:农民朋友要走出要面子、摆阔气的观念误区,家有喜事,不要大摆筵席,新事新办,量力而行。小孩生日过一次就罢,不要过了周岁过六岁、过了六岁过十岁。少一些不必要的“人情”消费,多一些实实在在的支出,让农民们把辛勤劳作的钱都能用在提高和改善生活上。
(明光网)
新闻推荐
为提高残疾人电脑实用技能水平,为他们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市残联在人社局培训中心举办了为期五天的免费电脑培训班,来自各乡镇、街道的50多名残疾人学员参加了培训。8月22日是开班授课的第一天,教...
明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明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