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钟情笔耕 矢志不渝 ——记明光市第一届“五星”明光人辛葆森 张子国

滁州日报 2011-11-03 17:09 大字

[摘要] 钟情笔耕 矢志不渝 记明光市第一届“五星”明光人辛葆森 张子国

近日,在明光市第一届“五星”明光人和首届道德模范颁奖大会上,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身披绶带,步履矫健地登台领奖。他是“五星”明光人最年长者,年近8旬的退休教师辛葆森。

辛葆森一生酷爱新闻事业,利用业余时间采写了大量新闻稿件,至今已55个年头仍笔耕不辍。1989年和2004年,他两次被滁州日报授予“优秀通讯员”称号,被人们誉为“明光的老新闻”。他1956年参加教育工作。在当时的嘉山县三界中心小学任教时写了一篇题为《孩子种田,老农悦服》的稿子,首发《安徽日报》被采用,后不断向《嘉山报》《皖东通讯》《拂晓报》《滁州日报》等报刊投稿,屡见报端,大大激发了他写稿的热情和积极性。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的30多年间,是他写稿的高峰期。1975年他在泊岗乡任教时,因受淮河阻隔,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邮件发送困难重重,每每发稿他必预先寻觅去明光办事的熟人将稿件带到明光寄发。为及时发稿,他白天工作,晚间备课和批改作业后,便赶写稿子,经常通宵达旦。当时泊岗乡不通电,他晚上在煤油灯下写稿,冬天手脚被冻破也全然不顾。80年代,嘉山广播电台开展年采用稿件100篇为一等奖的竞赛活动,他连续6年蝉联榜首。同时,在嘉山广播电台开展的好稿评选活动中,他撰写的《衡兆军勇救旅客列车》和《难忘师生情》两篇新闻分别被评为第一名和第二名。滁州日报社先后有16名编辑、记者到泊岗乡采访,使他受益匪浅。其中,时任滁州报编辑的白礼华5次到泊岗,他们共同写了一些有影响的稿件,如《青春在银线上闪光——记全国优秀农电工吴以水》和《荒沙滩上绘蓝图——记嘉山县太平乡党委书记冯德恒》等。辛葆森2004年写稿创历史新高,其中《拳拳公仆心   满腔为民情——记全省优秀调解员、明光花园社区副主任李永霞》《泊岗乡为民办事实行全程代理制》等4篇稿子被《滁州日报》头版头条采用。在数十年笔耕生涯中,他每年被各级报刊采用稿件约在50篇以上,平均每年4万多字,多次受到明光市委宣传部和新闻单位的表彰。2006年11月16日,滁州电视台特意为他拍摄了专题片《老少通讯员的故事》。2010年5月4日,南京《金陵晚报》记者专程到明光采访了他,并在该报《滁州新闻》栏目刊登题为“辛葆森77岁高龄还在跑新闻”的稿件。

已故原明光诗词学会会长武家文曾以《陋室铭》形式改为《良友篇》赠他一条幅:“师不在高,唯德则尊,友不在多,唯善则从,我有良友,从事园丁,一生多坎坷,工作历艰辛,身上无媚骨,腹内藏经纶,善于写报道,爱诗文,有助人之风格,存律己之精神,不扬人之短,好颂人之功。君子曰:何乐如之。”

如今,辛葆森已是78岁高龄的古稀老人,但他仍然笔耕不辍,他不顾年迈体衰,经常串机关、走街道、进社区、下乡村,积极开展采访活动,做党的“喉舌”,为群众鼓与呼。

新闻推荐

急农民之所急 解农民之所难 社会各界对泊岗萝卜伸出援手

急农民之所急 解农民之所难 社会各界对泊岗萝卜伸出援手

明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明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