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端 鼓 □汪理才

滁州日报 2010-02-23 18:16 大字

[摘要] 端 鼓 □汪理才

端鼓是流行于安徽明光市女山湖及洪泽湖、七里湖一带的一种民间曲艺。为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据民间传说,端鼓之名源于唐贞观年间,太宗皇帝举办以唐僧主持的“水陆大会”,击鼓演唱超度亡灵、降福人间为内容的唱词。太宗称善,御准为一种宗教演唱形式。流入民间后,名之曰“端鼓”。后因渔人爱唱,又称“渔鼓”。

明代末年,端鼓艺人贺从友等,吸收弹词曲本,如《刘文龙赶考》等,始有完整的故事流传。其唱腔,从来没有固定曲谱,只有口传鼓牌,如“开场”、“老三棒”、“白鹤亮翅”三种。据艺人们说,“开场”鼓点不宜过多,多则累赘烦人;“老三棒”演奏时,有女腔伴唱;“白鹤亮翅”演奏时,有男腔伴唱。鼓手要掌握轻、重、缓、急的节拍,以达到人物情感的渲染。伴奏乐器,没有管弦,只有“端鼓”,艺人谓之“端子”,由鼓面与鼓柄组成。击鼓时,铁片互相撞击,发出响声,以助演唱。击鼓者皆为男性,故事中女性人物皆为男性扮演,用假嗓,头戴缠巾,或拖假辫,用以区别男女不同角色。生、旦、净、末、丑行,均以面具造型加以区别。衣着不讲究,演唱者大多着常服。端鼓的演技讲究翻、滚、腾、跳,以传神情。表演技巧高明者,在同行中惯称“怪角子”。凡称得起怪角子的,往往在艺人聚集时,被推选为班首,凡班内演出事宜,皆由他安排。鼓手也讲究敲鼓时摆出各种优美姿势,通过敲鼓形成各种架势,带出各种人物行动与感情,以求与演唱者融为一体。

民国年间,端鼓仍无职业班社,潘国平等艺人演出,大多是自唱自娱。如遇有东家邀请演唱时,方临时组班,唱完即散。演出不计报酬,东家给多少即可。如遇贫穷人家请唱,可以免费。端鼓活动,多在春天或冬季农闲时节。此时,地方人家习惯邀请端鼓班社,为其进行“许愿”、“还愿”、“祭祖”、“超度亡灵”等活动。常因端鼓演唱内容枯燥,而加演《张祥荣打嫁妆》 等故事性强的曲本,用以吸引观众。久而久之,便有专门邀请演唱故事的演出,唱的皆是长篇书目。

端鼓向无师传,无门派,无专门组织,主要为家传或亲友传授。据民间传说,端鼓传人明光市津里乡,约于民国25年(1936)前后。传人后即在渔民中发展,演唱者多为渔民,故当地又称“渔鼓”。渔民在劳动之余,常击鼓歌唱以自娱。老艺人潘国平、宋德书均为津里乡人,是优秀端鼓演唱家。

建国以后,为响应政府号召,津里公社业余剧团于 1958年,在挖掘民间艺术时,发现端鼓演出形式和书目经过整理加工,参加了该县农村业余文艺会演,其后又被选拔参加滁州地区(今滁州市)民间歌舞会演。在中断十几年以后,1978年起,端鼓艺术又重现于民间。目前,在政府的重视下,端鼓艺术正被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将得到传承和发展。

新闻推荐

明光抓好新社会组织学习实践活动

明光抓好新社会组织学习实践活动

明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明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端 鼓 □汪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