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谋福不“掉线” 脱贫跑出“加速度” 来安县舜山镇三湾村脱贫攻坚纪实
本报记者王晗笑
时值初夏,阳光夺目。近日,记者走进来安县舜山镇三湾村百亩薄壳山核桃基地,2000株山核桃苗在徐徐微风中摇曳,绽放无限生机。臧连虎、周玉梅等数位贫困户正在给山核桃苗浇水。
三湾村地处江淮分水岭,农耕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过去是来安县11个贫困村之一。近年来,该村大力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一举摘掉了“贫困村”帽子,全村贫困人口全部提前脱贫,奔上了幸福小康路。
党旗引领 森林村庄展新颜
清幽的景观塘,设施齐全的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各村组全部通上了水泥路、安上了路灯……在三湾村村民眼里,村容村貌日新月异的变化,实打实地改善了大家的生产生活状况。
“近年来,新建为民服务大厅、村民活动广场、三留守之家等,整修下水道和街道绿化,各村民组建了垃圾收集房,配备了环境保洁员,极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三湾村第一书记诸代新告诉记者。
党建引领,是跑出脱贫“加速度”的关键。三湾村两委坚持通过“三会一课”、远程教育等方式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扶贫政策,组织开展结对帮扶共建活动。通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 2019年带领全村贫困群众55户、126人提前全部脱贫。
多措并举 撑起贫困户钱袋子
村民张长银长期患有糖尿病,家庭因病致贫。村两委指导他发展生猪养殖,没有猪圈,村干部又帮助协调借用了村民闲置的猪圈,“去年我家养的6头生猪卖掉后净赚3万元,村里还给我提供了光伏维护员的岗位,再加上资产收益分红和其他政策性收入,去年我家人均收入达到1万多元。”张长银感激地说。
为了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村两委科学引导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定期邀请农技专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并对贫困户和农户不定期进行走访和指导。加大产业奖补力度,2019年累计为贫困户69人次落实种养业补贴98750元,为脱贫减贫提供了保障。
“村里还通过提供村级公益岗位、小型公益事业临时务工、资产收益分红等方式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诸代新说,2019年,资产收益分红用于贫困人口直接增收115970元,户均增收2100元以上;2019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50万元,远远超出贫困村出列标准。
转型升级 提质增效谋发展
三湾村紧靠皖东苗木第一村——林桥村,目前各类苗木面积达3000亩,主要品种有朴树、杨树、桂花、石楠等,并于2015年成功获批了省级森林村庄,成为一张耀眼的名片。但随着苗木市场行情走低,苗木产业如何转型升级,成为三湾村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
在定点帮扶单位市林业局的指导下,三湾村大力发展“三树一苗”林业特色产业,鼓励有条件的群众自种自养,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打造百亩薄壳山核桃基地,实行“村级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大户”模式,共同出资管理,初步形成优质经果林种植基地,改变三湾村林木产业发展结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诸代新深有感触地说。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强产业促进增收,确保脱贫不返贫。
新闻推荐
共绘“一张图” 下好“一盘棋” 滁州市全面发力融入“大江北”纪实
本报记者李邦军基础实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合作共融、运行机制无缝连接……疫情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更阻挡不了市委、市政...
来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来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