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个第一”铸就的“来安现象” ——来安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追踪

滁州日报 2016-12-28 00:00 大字

[摘要] “四个第一”铸就的“来安现象” 来安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追踪

本报记者李 慧 张 杰 束舒娅 王晗笑

滁州市奋力冲刺总量全省第三的首发年,来安县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位居全市第一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第一位;1至月份,财政收入增幅居第一位,高于全市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居第一位,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此外,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亿元,同比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量分别位列全市第2位。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顶天立地,突出骨干企业的拉动作用

渣土车、搅拌车和运送物料的大货车,夹杂着尘土,鸣着喇叭来回穿梭;水泥、黄沙、钢管建材成堆摆放,随处可见……在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吨三氯蔗糖项目的建设工地上,个施工队、多名工人加班加点地干活,多栋厂房同步建设,有的厂房已经快要封顶。

“我们今年8月份才启动这个项目,当时这边还是一片农田”,金禾实业总经理夏家信告诉记者,经过前期准备,9月日项目正式开建,不过短短数月,已有部分厂房即将封顶,预计明年3月份将完成全部建设,实现投产。“这原本需要2至3年时间才能完成的项目,我们不过半年就提前完成了。”夏家信补充说,除了三氯蔗糖项目之外,公司还上马了多个项目,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亿元。

今年以来,来安县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以金禾实业为例,骨干企业对全县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家亿元以上企业实现产值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

在来安县经信委党组成员、主任科员董超的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沓工业简报。来安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重点项目重点调度”活动,将督查结果形成简报,上至书记、县长,下至各相关单位和乡镇,人手一份,让他们对各自分管负责的项目建设情况了如指掌。

按照“工业立县、工业富县、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来安县扎实开展工作,创新方式方法,工业经济稳中有升。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同比增长4.1%;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亿元,增长.1%,预计全年可实现增加值.5亿元,增速在8个县(市、区)可排前两位。

创新创造,促进传统产业加速转变

安徽中联能源有限公司致力于清洁能源生产经营,去年产值为亿元,预计今年可达多亿元,税收突破1亿元。

“当前经济形势如此严峻,为什么我们产值不降反升,是因为我们‘调转促\’做得好。”中联能源董事长殷献忠表示,汽油产品从国三到国五再到国六,企业每次都提早谋划,通过技术引进、科技研发,使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现在,我们生产的汽油产品已经能达到国六标准,公司也将不断地通过创新升级,力争在年实现百亿企业目标。”

按照“四个转变”工作思路,来安县修订出台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发展、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极具含金量的政策性文件,全县还投入亿元用于个工业技改项目,加快了工业经济“调转促”步伐。同时,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授权发明专利件,提前8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申报专利件,总数居全市第一。今年,盛世高科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经纬模具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截至目前,来安县已分别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市级家;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市级家。

以“调转促”为抓手,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来安县坚定不移地推动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和产业结构高端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前三季度,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亿元,增长%,总量和增幅分别位居全市第3和第1位;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亿元,增长8.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亿元,增长.9%。

(下转第二版) 

“来安现象”探析

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今年以来,来安县坚持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围绕“大发展、大建设、大招商、大融合、大民生”主题,团结拼搏,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喜人景象。前三季度,主要经济增幅指标领先全市,出现“四个第一”,形成振奋人心的“来安现象”。这种现象,内涵包括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城市建设异军突起,项目投资形成“洼地”效应,产城融合探索取得明显成效,民生福祉建设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等。本报今日推出系列报道《来安现象探析》,敬请读者关注。

新闻推荐

来安县公安局抓好法律法规宣传

来安县公安局抓好法律法规宣传

来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来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