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故乡恩人今何在

来安报 2012-11-12 09:44 大字

潘健

那是一幕令人永远不能忘怀的景象!那还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一个春日里,阳光灿烂、春风拂面,田野里绿油油的麦苗、金黄色的油菜花,还有随风摇动的花蝴蝶般的蚕豆花、豌豆花,显现出江淮大地一片盎然的勃勃生机!也就是那一天—1960年4月12日,4个少年,迫于饥饿的无奈,扑进一块豌豆田里,正饥不择食摘着嫩绿的豌豆角呢!正在这时,一位高大魁梧的中年人(身边还有一位青年)站在田埂上喊道:“你们这些孩子,是谁家的,快给我都上来!”听见喊声,3个少年迅速爬上田埂,一溜烟跑开了。唯独一个少年缓慢地走近田埂,却怎么也爬不上。见此情景,中年人马上摘下草帽,蹲下身子,关切地问:“你是哪家的,父母是谁?”少年回答说:“是潘广贤家的,父母都不在了”。中年人接着说:“是这个情况啊!你读过书吗?”少年回答说:“已经读到五年级了,但失学了。”中年人接着说:“那好,你给我写一个通知,让各个生产队长明天到大队部去开会。”少年照办了。中年人接过少年写的通知看了,称赞说:“不错,有点文化!这样吧,你在家呆着,明天我派人来接你。”然后,中年人带着那个青年离开了那块豌豆田。第二天上午,那位中年人--就是时任来安县雷官公社桥湾大队书记—高启元,派来当天随同他下队的青年—大队通信员到孙庄接走了那位少年。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正是共和国的困难时期。饥荒席卷着祖国大地,不少地方断粮,一个村庄接着一个村庄发生饿死人的事。安徽、河南、四川、贵州等省是重灾区。地处皖东的来安县,情况很严重。从1959年冬天到1960年春天,县里采取紧急措施在大村里支大锅熬稀粥,救人于一命,但饿死人的事还是不断发生,好在当时的桥湾大队,还保留着一支青年突击队,食堂还在开伙。从1960年4月把这位少年接到大队,到7月的4个月里,少年的身体状况有了好转。高启元书记整天忙于下队,对少年不放心,还把孙庄队的孤老太孙大娘接到大队照顾他。饥饿问题解决了,但少年年幼的心里仍想着上学读书,可又难于向高启元书记开口。正在这时少年正在贵州工作的舅舅得知他姐姐的孩子失学了,十分着急,迅速寄来钱和粮票,要他速到贵州上学。接到信后,少年的姨爹怕高启元书记不同意,提出拿这个钱做两套衣服穿,少年听后,觉得不妥,表示要去贵州读书。姨爹就商量,最后在一天清晨三点,姨爹带着少年离开桥湾大队,天亮后到了南京下关,于7月12日登上了前往远方贵州的火车。

人是离开了,麻烦接着到来。高启元书记很快找到家住孙庄的姨爹,质问他:“你把小潘弄到哪去了?为什么不告诉我就走了!”姨爹说:“他舅让他去贵州读书了,本要向你报告,怕你不同意,只好悄悄走了!”闻听此言,高启元书记大声道:“你这是拐卖人口!”姨爹也不示弱:“他舅要他去读书,沾不上你说的边吧。”高启元书记听后觉得有道理,也就不再吭声了,岁月悠悠,52年过去了!时间的流逝,抹不掉少年大脑中的书记!那是刻骨铭心的!那是永生难忘的!在那春光明媚的田埂上高启元书记满怀深情的问话,那眼神,那神态、如此鲜活,在少年脑海中不停地闪动!

古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后来的岁月里,小潘在贵州求学,发愤读书,初中一毕业就被贵州的党组织保送到一个党委机关工作。记得上世纪的1975年夏天,小潘在重庆歌乐山下的一所大学学习,利用暑假从重庆坐船回到家乡,探访了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高老笑声朗朗、极具感染力。他高兴地说道:“你这好呀!当时走得好!要是留在我身边不会像今天这样有出息的!”就是这样一位心胸开阔、目光远大的老人—我的救命恩人,从心底发出微言大义呀!我感叹!我敬佩!我们伟大的共产党,不就是有无数像高启元书记这样的老党员,在不断为党增光添彩!

(作者系来安籍人士,现任贵州省委、省政府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

新闻推荐

来安县举办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专题讲座特邀省政府法

● 11月15日,来安县举办“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专题讲座,特邀省政府法制办党组书记、主任陈军现场授课。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金维加主持讲座,县委中心组全体成员,县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法制...

来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故乡恩人今何在